569 幸好沒有大意(2 / 2)

這種手術,最早是普外科做的,畢竟是頸部手術。但隨著血管科分出去,就歸血管科做了。

鄭仁不是不能試一試,但一是沒有趁手的、可以阻斷頸動脈之類的耗材。二是現在手術訓練時間已經告罄,不訓練一下,誰敢去碰頸動脈?

至於海城市一院血管科的技術力量,有可能拿不下來這台手術。

但鄭仁也不在意。

外科手術拿不下來,自己可以一起上台,超選,進頸動脈,在出血的位置下個帶膜支架也就夠了。

雖然後者的處理不嚴謹、不正規,但能救命的手段都是好的。

“鄭總,玻璃是怎麼進去的呢?”趙姐一邊做後期處理,一邊問到。

“估計是高速運動玻璃碎片刺入皮膚,而且這種玻璃碎片損傷,體表沒有明顯體征,但是體內病情很重。”鄭仁現在回想起來,仍然禁不住的害怕。

略有大意,這個患者就會不知什麼時候隨著玻璃碎片從頸動脈上脫落而大出血,隨後一分鍾內就要死亡。

拿著剛剛打印出來的片子,鄭仁急匆匆回到急診科。

血管科的主任也被從食堂揪了過來。

因為血管科是小科室,相關手術也不多,所以連住院總都沒有。

小醫院,就是種種的不合規範。

鄭仁走進去的時候,血管科範主任正走出來。

兩人迎麵碰到,鄭仁揚了一下手裏的片子,道:“範主任,你看一眼?”

範主任慎重的點頭,鄭仁叫著患者的愛人去了辦公室,找了個閱片器把片子插上去。

頸部血管cta上,那個不到1cm的三角形玻璃碎片尤為刺眼。

幾乎是看到片子,那塊玻璃碎片像是恐怖片一樣,從片子裏“刺”了出來。

“範主任,準備手術吧。”鄭仁道。

“唉。”範主任搖了搖頭,道:“患者的命,可是真大啊。”

鄭仁深以為然。

要是沒有好多巧合,怕是120急救車拉到醫院的,就隻是一具屍體了。

診斷明確,沒什麼好說的,急診外科醫生開了住院單,範主任帶著患者急匆匆回去準備手術了。

這種手術,恢複起來也是很快的。

鄭仁估計,術後兩三天就能出院。

好多大事,一旦發現,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兒。

能夠致死的外傷、疾病,診斷明確,患者能術後兩三天就出院。想一想,也的確是她的命大。

臨床幹的久了,見的多了,就慢慢的開始信命了。

車禍現場,被撞的沒有人形的患者,半個月、一個月就出院回家。

小刮小蹭,患者屁事沒有,卻趕上五萬分之一幾率的遲發性頸動脈內膜撕脫,住院三五天後,忽然大小便失禁,失去意識的病例鄭仁也親眼目睹過。(注1)

所以說吧,人呐……

……

……

注1:頸動脈內膜撕脫,這個病例是我一朋友在神經外科的時候遇到的。後來查書,五萬分之一的概率。

頸動脈的案例,我記憶中美劇《良醫》裏麵有類似的內容。本病例選自《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有一些地兒,我也覺得好神奇。但臨床上就是有一些小概率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