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連續調兵遣將後,晉國大部隊邁著通常的行軍步伐,不緊不慢的開出了臨時營地。
趙武帶的軍隊確實不多,孫林父要留在自己的領地裏,應付回國的衛獻公,鄭國出戰的期限已經到了,士兵們服滿了當年的服役期限,必須撤軍回國了。而曹國的軍隊、宋國的軍隊也與鄭國軍隊麵臨相同狀況,不得不伴隨鄭國軍隊南下。
與此同時,晉國本身的軍隊當中,因為曲沃已經攻陷,魏舒要回去領取範匄承諾的那份戰利品,所以他順便攜帶趙氏在衛國的繳獲,轉到甲氏返回國內,由此,浩浩蕩蕩的聯合大軍,現在隻剩下趙氏附庸許國軍隊。而魯國因為本土作戰,執政叔孫豹不得不領著魯國上軍陪同趙武。
盤點起來,趙武手中隻有晉國中軍三個師,一個附從騎兵師(三個旅),許國一個師,魯國一個軍外加兩個師……最後,是趙氏常備兵甲士三千,附庸三千人(各自相當於一個標準師)。
由於在魯國內線作戰,也因為要搬運衛國戰利品,這次,趙武把輔兵全部派回國了,他手中的部隊個頂個都是戰兵,而軍力當中,魯國人麵對齊國純屬擺設,趙武幹脆把魯軍當作了輔助兵。這樣一來,趙武能夠拿出手的戰鬥力量就更加少的可憐。
兵力對比明顯劣勢,但奇怪的是,人多勢眾的齊國軍隊縮手縮腳,行進的非常謹慎,躲躲閃閃的希望回避這場戰鬥,而人數少的晉國軍隊卻氣勢洶洶,咄咄逼人的加快了行軍速度,直衝齊國軍隊撲了過去。
當天,齊軍在欒鞅的催促下,不顧騷擾的魯軍,奮力趕了三十裏路。三十裏在春秋時代稱為“一舍”,春秋人趕路,每三十裏要歇宿一晚,故此將三十裏稱為“一舍”。
當天夜裏,欒鞅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向逃亡的同伴祝賀說:“幸運啊,魯國軍隊雖然沒跟我們戰鬥,但有他們在旁邊盯著,齊國軍隊總是心不在焉,幸好我們今天完成了行軍任務。”
智起嘴唇蠕動,中行喜見到這種情景,催促說:“智起,你智氏跟趙武比較熟,有什麼話你快說。”
智起開口了:“趙武子接近我們了,我已經嗅到了他的味道,這三十裏,沿途的城邦全已經放棄了,水井都被填死,糧草被焚燒一空,作為燃燒的煙柱指明我們行進的方向,如此狠心決斷,一定出自於趙武子的命令,沒錯,隻有他那個狠人才會下如此瘋狂的命令。而我們距離邾國還有七舍的路程。”
欒鞅想了想,安慰說:“近了,還有七天,二十萬大軍如果連七天都堅持不住,齊國人也太遜了。”
稍停,欒鞅問:“州綽哪裏去了?”
中行喜回答:“齊國國君把他叫在身邊,讓他貼身護衛——哼,齊國人雖然自大,雖然好誇耀自己的勇氣,但真正打起仗來,齊國國君還是信任我晉國的勇士。”
智起仰天長歎:“我們還算是晉國的勇士嗎?”
眾人無言以對。
次日淩晨,齊軍照舊在雞鳴時刻開始埋鍋做飯,吃飽喝足後,齊軍不顧旁邊的魯國人,保持著嚴整的隊列,奮勇朝邾國方向——逃竄。
正午時分,齊莊公坐在戰車上得意洋洋,他反問左右:“趙武子追不上來了吧,這一天天過去,每過一天我們離邾國更近,等到了邾國,一切就好了,在邾國,執政崔杼還帶領一支齊國軍隊在戰鬥,我們兩支軍隊合並在一起,趙武子敢來侵犯嗎?”
話音剛落,齊莊公的戰馬驚慌起來,禦戎好不容易安撫了戰馬,然而,驚慌似乎在傳染,整個齊軍的戰馬接二連三的嘶鳴起來,齊莊公被跳動的戰車晃倒,他坐在車廂上,正準備張嘴喊叫,卻奇怪的發現,車輪旁邊的小石子仿佛有了生命一樣,上下跳動。
大地在顫抖。
戰馬不停的嘶叫,欒鞅張嘴說了句什麼,幾名晉國逃亡大夫也共同張嘴喊了句什麼,他們的喊聲淹沒在一片馬嘶聲中。
稍停,齊國軍人終於安撫好了戰馬,但戰馬雖然不嘶叫了,它們卻不停的刨著馬蹄,情緒很不安,這時,路麵的顫抖越來越劇烈,小石子不停的往低窪處滾動,齊莊公轉身問欒鞅:“你剛才說什麼?”
欒鞅苦笑了一下,回答:“趙武子到了!”
遠處,一道筆直的塵柱升起,緊接著,這道塵柱蔓延,仿佛平地中刮起了龍卷風,將塵土飛揚到空中,塵柱越來越大,不久,從塵柱中躍出一個個騎兵,在齊軍目瞪口呆中,欒鞅苦笑了一下:“走不脫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