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王級搶劫是“效尤”(2 / 3)

然而,齊國就不一樣了。我跟齊國是姻親,我的話齊國新君多少會聽一點。齊國遭受伯國的羞辱,大子光是個忍不住怨氣的人,你去了齊國,一定會受到大子光的重用。而欒氏與齊國並無仇怨,你去之後,齊國反而要多多仰仗你,因此,在寡人看來,你出奔楚國,不如轉到齊國。”

欒盈沉默片刻,匍匐在地,大禮拜謝:“大君的話,我怎敢不遵從。”

拿了周天王的介紹信,欒盈一行人調轉方向前往齊國。齊莊公聽到欒盈出奔,立刻興奮的接待這位晉國正卿,誰知雙方交談一番,欒盈告別齊莊公之後,走到宮門外,對自己的隨從歎息:“大君的眼光有問題啊,這位齊國新君壓根就是個誌大才疏的人,想依靠他重新恢複欒氏家族,我看很難。”

左右不解,詢問:“這位大子光做大子的時候,英明果決,齊國的動亂被他半年內一一平息,據說趙武子本來想動手,但看到齊國如此快的恢複寧靜,隻能無奈歎息。

據說,這位新君在趙氏被俘的時候,每日都在閱讀趙氏的書籍,齊國人曾說,他已經把趙氏器械技巧學了大半,才有攻擊高唐城、殺自己親弟弟時的快捷,怎麼家主說此人誌大才疏?”

欒盈歎息:“我在殿中的時候,恰好遇到齊君審案子,據說有一件案子三年未能判決,齊國的司法官一直很無奈。齊國新君為了顯示自己的睿智,決定親自審理這樁案子——他牽來一頭羊,並宣布:羊角頂上誰,誰有罪。”

隨從驚愕的張大嘴:“如此荒誕?!”

欒盈有氣無力的回答:“更荒誕的是,這樁案子居然判決了,羊角頂上的那個人被判定有罪,齊國的史官堂而皇之的將之記錄在史冊上,周圍的大臣都稱讚國君睿智?”

左右不甘心,又問:“齊國大臣是在稱讚羊的睿智,還是在稱讚他們的國君?”

欒盈鬱悶的回答:“我聽清了,他們確實是在稱讚自己的國君,稱讚自己國君的智慧跟那頭羊一樣。”

左右啞口無言。

煩悶的欒盈就這樣在殘破的齊國臨淄城住了下來,從春暖花開住到冬雪融融,再住到第二年春耕,此時,齊莊公正在國內四處招攬猛士,準備報複晉國。

史書記錄了齊國猛士這樣的行為——有兩名齊國猛士在路上相逢,各自誇耀自己的勇猛,為了慶賀彼此獲得的勇爵,他們決定去喝一杯,開心一下。但其中一名勇士卻說:“我們何必去酒館呢,我車上有兩瓶酒,不如我們就在這暢飲一番。”

對麵的齊國猛士回答:“可惜,有酒無肉,未免喝的不暢快。”

首先提議的那名齊國猛士恥笑說:“怎麼會沒有肉呢?你身上長著肉,我身上也長著肉,我們就著小酒,割著自己身上的肉吃,這不就行了。”

對麵的齊國猛士不甘心被比下去,他慨然答應。

於是,兩名齊國猛士把車停在路邊,一邊割著自己的肉一邊飲酒,直到雙方身上的血流盡,而後兩位一起進了棺材。

齊莊公欣賞的都是這樣的人才,高唐城輕易的勝利使他堅定了精兵路線,他認為,比戰陣技術,齊國永遠追不上晉國;比武士們的秩序井然,他這輩子也無法把軍隊訓練的等同於晉國——既然這樣,齊國複仇的唯一希望就是:發掘更多的猛士……

欒盈鬱悶的待在齊國國都,鬱悶的看著齊莊公四處招攬勇士。此時,晉國逃亡的所謂“欒氏餘黨”都被齊莊公招攬過去了,包括智氏的智起,中行氏的中行喜,以及州綽、邢蒯,這四名晉國勇士後來居上,被稱為“齊國四大猛士”。

欒盈困坐愁城,他像齊靈公一樣的,神經質的念叨:“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齊君難道忘了養由基嗎?潘黨,是與養由基齊名的猛將,卻被剛上戰陣的趙武用弩弓射殺,而養由基號稱天下第一,也被楚國人射死在戰場上——個人的武勇在戰爭中算的什麼,你就是萬人敵,難道會帶來戰爭的勝利嗎?”

左右輕聲提醒:“家主,齊君沒有繳納去年的征稅,傳聞趙氏的軍隊已經渡過黃河,範匄也在集結諸侯,準備再次討伐齊國。”

欒盈歎了口氣,正打算說什麼,齊莊公從宮中派人來,邀請欒盈入宮商議。

數月以來,齊莊公終於肯聽欒盈的話了,欒盈高興地沐浴更衣,駕著戰車匆匆去見齊莊公,他進來的時候,齊莊公正在欣賞齊女的舞姿。

音樂聲停頓,齊莊公揮手叫過欒盈,大大咧咧的問:“欒氏,範匄約請我重新會盟,我聽說趙武子的軍隊在黃河南岸開始修建武城,同時,衛國孫林父也開始修築城池,你覺得,齊國現在跟趙氏打一仗,有必勝的把握嗎?”

欒盈畢竟是老牌霸主國的六大正卿之一,他毫不猶豫的說了實話:“君上如果在平地擺開戰陣,與趙武子對攻,恐怕不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