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年高,多年與秦國交戰早已心力交瘁,幾月前驍勇的趙軍連連敗退,城池一座座被攻克,越發憔悴不堪。此戰得勝,隻要都城未被攻破,趙國就算是暫時保住了,趙王這一命也算是保住了。
趙陵綰此刻坐在趙王身邊——滿座除趙王外最尊貴的位置。赫然就是那日城門下衣袂翩飛的女子。趙王後,即趙陵綰生母,紅顏早逝。因此上座側向是曹夫人之座,後位空缺,這位風韻猶存的貴婦儼然正妻派頭。再往下是趙王二子一女,與趙陵綰皆非一母同胞。
——她唯一的同胞兄長,乃趙國太子。此刻身陷秦國為質子。兩軍交戰,質子尚不知是死是活。
趙陵綰微微皺眉。
自幼跟從師傅隱居鬼穀,她對眼前這些親人極為陌生。她本可以不回來,公主又如何?她不願。在鬼穀奇山秀水中長成的她天資靈逸,逍遙無憂,本性與世無爭。雖然她通曉陰陽之術,兵法陣器。
而回到趙國,回到這重重宮殿之中,便不得不走上戰場。走入諸侯爭霸,戰火連天。
她還未享受一個公主的榮華,已先擔起一個公主的重任。
那日她風塵仆仆歸來,清閑打馬而過邯鄲城門,馬入中街,遠遠望見王宮,不禁加快速度。過正門長寧門,快馬穿過磚台,下馬步上長階。那一刻心又緩緩靜下,她拂過柔順長發,雙手攏在身前,精巧的下頜微抬,目光卻垂斂。
趙王攜眾臣子在正殿焦急等待,見到的就是她這樣儀態萬端,風姿卓越的模樣。又仿佛是。
睥睨天下的姿態。
那一刻,沒有人會再懷疑她是否有抗擊秦軍的能力。
但誰都沒有料到,會如此輕而易舉。
酒酣宴熱。趙王舉酒:“今為我兒陵綰大勝秦軍設宴,與諸愛卿同樂。寡人大赦牢獄,賜陵綰公主金鎰三萬。”
眾人舉杯賀喜。
趙陵綰隻微微頷首,起身道謝:“陵綰何德何能,戰秦之功是我趙國將領和十萬士兵浴血得來,陵綰愧不敢居功。父王所賜,但求分賜三軍,以示父王仁愛。”
此話引起一陣騷動,從未見人如此大方,三萬金鎰,說散就散給士兵了?
趙王一愣,心中卻酸楚起來。他這女兒自幼從師鬼穀子在宮外長大,大約生活清貧,未知金錢好處。
“公主厚愛,臣先替士兵們謝過公主。”豐神朗俊的男子束月白冠帶,清雅樸質。談笑自若,舉尊稱謝。正是上將軍百裏玉寒,聽聞與公主私交頗好。
眾人不禁想起那日城牆上公主長發飄揚,上將軍解下發帶為公主束發的樣子。
好不懂禮數的人!愛慕公主之人心中腹誹。
而公主殿下卻毫不責怪,反偏過頭笑了起來。
公主也對他有意思?有些人更加氣憤。
趙王看在眼裏。百裏玉寒年輕有為,戰績卓越。雖向來灑脫不羈不守禮法,卻是他極為鍾愛的臣子。
不禁捋須若有所思道:“此戰百裏愛卿與公主並肩作戰,功不可沒。寡人當賞賜愛卿。”
百裏玉寒卻走出坐席跪在階下,正色道:“臣無功不敢受賞。隻因大王素日看重臣,臣鬥膽請大王下降陵綰公主。免臣‘不見複關,泣涕連連’之苦。”
滿堂哈哈大笑。
這“不見複關,泣涕連連”是詩三百的典故,說的是一個女子苦苦等著男子來娶她而哭泣,如今百裏上將軍用自己來比喻此女子,實在惹人發笑。
趙陵綰卻心中暗罵:詩經這一篇兩人兩心相悅後來成婚,這不是在暗示她趙陵綰也有意於他麼?麵上有些燒紅起來。
趙王慈愛地看著她,等她的意思。
滿座諸人也看她,有希望她應允也有希望她拒絕的。
那男子亦看她,月白色冠帶束在他發間,也曾束在她發間。
她含羞一笑。
“求上將軍親自往鬼穀叩見恩師,將軍歸來時,陵綰便嫁。”
百裏玉寒霍然抬頭,對上她笑靨如花,亦喜極而笑。
“臣一月內必歸。”說罷拂袖而起,大步而去。
席中眾人各懷心思。
月上中天,趙王不勝酒力,趙陵綰陪侍回宮,宴會結束。“曹夫人請退下,我與父王有要事相商。”扶趙王至寢宮,她屏退所有人。曹夫人為她命令般的口吻有些尷尬,卻也不敢觸怒。
當下寢宮無人。趙陵綰忽然跪地叩首。
“請父王準女兒出使秦國,拜降。”
趙王七月天打了個冷顫,不可思議地看著她……
------題外話------
朋友的舍友說詩經是西漢才有的稱謂哦,所以改成詩三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