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帝國第八十一章不期而遇(2 / 3)

西班牙人對大唐沿海的襲擊,並沒有影響大唐與日本之間的貿易,反而因前段時間李劬對荷蘭商船的襲擊,使去日本的荷蘭商船大為減少,大唐對日本的各種出口猛增。

為了使日本不至於太過反感,大唐也會向日本進口大宗的銅料,硝石、硫磺等物,以拉近雙方的貿易平衡,使雙方的逆差不會太過明顯,溫水煮青蛙才是王道,當然大唐也需要這些東西,向西洋人進口不如向日本進口。

雖然在去日本的航線上還沒有被西班牙人的艦隊襲擊過,但由於船隊中有朝庭的欽差大臣,水師對這次護送還是很上心,派了四艘戰艦一起護送,其中就有一艘東海艦隊剛剛下水的鐵甲艦嶽飛號。

嶽飛號是大唐下水的第四艘鐵甲艦,第三艘鐵甲艦已配給南海艦隊,取名為李靖號,嶽飛號比起鄭和號和衛青號來又有了改進,速度達到驚人的十八節(相當於每小時三十三公裏),火炮由七十二門增加到九十六門,高度也由二層增加到了三層,滿載排水量二千五百噸。成員滿編五百三十二人。

這艘戰艦可以說是集中了大唐現在所有技術的精華,除了護送欽差到日本外,也不無向日本宣耀武力的意思,否則性能如此優秀的鐵甲艦,早就調到南海去堵截西班牙艦隊去了。

船隊平穩的航行了兩天,已經離開福州港口七百八裏之遙了,嶽飛號上的官兵都百無聊賴,他們都是從水師中挑選出來的精英,才能駕馭這艘最先進的戰艦,沒想到第一個任務竟是護送一支商船去日本貿易。

即使是最大的一艘商船,跟嶽飛號一比也宛如侏儒,嶽飛號甚至不用動大炮,直接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去撞一下對方就會沉了,甚至連其他三艘戰艦也同樣如此,這當然讓嶽飛號上的官兵都牛氣衝天,保護一隊商船,誰也不會放在心上。

嶽飛號最上層甲板上的數名觀察員正拿著望遠鏡四下察看,遠處白茫茫一片,除了水還是水,倒是嶽飛號的後麵掀起層層波浪,不時有大魚跳起來,風景比遠方好多了。

一個觀測員突然大叫起來:“看,右邊是什麼?”

其餘人也急忙將忙著觀察魚兒跳躍的目光收回,朝那名觀測員指的方向看去,右邊遠處出現了點點帆影,好象是船的樣子。

在最上層負責的軍官連忙吩咐一手觀測員:“快,下去報告艦長,右側發現可疑船隻。”

“是。”一名得到命令的觀測手匆匆從側舷快步跑下,到二層的艦長室報告情況。

嶽飛號的艦長是一名海軍上校,叫李遵,出身顯赫,是皇帝的堂侄,若是以前的皇帝改朝換代,憑著他與皇帝的親戚關係,至少也能撈上伯爵或子爵當當,可是皇帝連自己的親侄兒如無功勞,也沒有分封,他這個堂侄就更沒有份了。

李遵雖然衣食無憂,但他不甘心這樣過一輩子,下決心要憑著功名,象李過、李守信這些李氏宗親一樣名列朝堂,李遵本是陸軍,他憑軍功一步一步當到陸軍驍騎中校,當然,他身為皇帝親族中的一員,得到的便利自然會比別人多一些,在組建水師時,李遵敏銳的感覺到全國一統後,海軍可能比陸軍更容易建功,他馬上又轉為海軍。

憑著數次小功勞,在海軍中他又上了一層,成為了上校,與陸軍將星雲集不同,海軍的將軍兩個手指就數得過來,李遵雖然隻是一名上校,卻已是海軍中的實權人物,這次嶽飛號下水,連東海艦隊第二號人物鄭彩想將嶽飛號劃為自己的座艦都未能如願,最後歸於李遵的旗下。

得到觀測員的報告,李遵自己也拿起望遠鏡向右方看去,隻是他所在的位置比上方觀測員至少矮了七八米,什麼也看不到。

李遵知道即使有情況對方也是很遠,沒有在意,將望遠鏡放下,命令道:“繼續觀察,有情況馬上彙報。”

“是。”觀測員轉身又上了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