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帝國第六十一章巴達維亞(3 / 3)

唐軍一開始進攻就吃了一個大虧,城牆上的炮火撲天蓋地的打了下來,唐軍雖然火炮比巴達維亞多,但隻能在海上仰射,而對方居高臨下,又有城牆的優勢,炮彈象雨點般落到了唐軍的艦隊中,數輪炮擊之後,就有二艘小艦連中十餘彈被炸沉,連甲板上裝的鐵甲都被擊穿。

馬守衛感覺到不對勁,急令退兵,查點了一下,竟然損失了二百多名士兵,差點比得上馬六甲海戰的損失了,論船隻還多沉了一艘,好在那隻是兩艘不過十門火炮,數十人的小船,船員也有一半被救了回來。

唐軍對巴達維亞的進攻其實也就象是荷蘭人對馬六甲的進攻,雙方的力量都相差懸殊,不過一方擁有堅城,荷蘭人攻馬六甲花了二個多月都沒有拿下來,唐軍又怎麼可能一來就攻克。

首戰勝利,城中的荷蘭人都歡呼起來,朗必即裏哥卻毫無興奮之色,他知道接下來才是真正艱苦的時候。

馬守應看到城中的火力後,放棄了速戰速決的打算,老老實實的在爪哇島登陸,將巴達維亞與外界的聯係切斷,作長期圍困的打算。

朗必即裏哥明知如此也無可奈何,巴達維亞隻占爪哇島一小部分,他沒有兵力不讓唐軍登陸,如今他隻能堅守等待援軍到來才有可能解圍,隻是荷蘭人還會有援軍嗎?

馬守應每天派出數艘戰列艦與城中對射,消耗對方的彈藥,反正唐軍有強大的補給能力,隻要城中的彈藥消耗完,再攻占巴達維亞就容易了,麵對唐軍的炮擊,城中也不得不回應,如果讓唐軍炮擊下去,再堅固的城牆也會倒塌,雙方你來我往,每天巴達維亞都是炮聲隆隆。

巴達維亞戰事一起,馬六甲海峽就重新繁忙起來,唐軍開始在獅城設卡,發放船引,所有由馬六甲海峽經過的船隻都需要大唐戶部所頒發的船引才能出入,船引的取得必需根據所運貨物的價值交納一定的稅銀。

今葡萄牙人憎恨的是由於馬六甲是中,葡共管,大唐宣布馬六甲將設為******,不再重複收取費用,對於這些商船來講,以前馬六甲在葡萄牙人手裏時,照樣要交納銀子,拿到船引才可以出入馬六甲海峽,現在隻是交納的地方由馬六甲換到獅城而已,並無什麼大礙。葡萄牙人卻是損失摻重,船引的收入對馬六甲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如今說沒就沒了,除了有一點貿易的便利,馬六甲對葡萄牙人已失去了價值。

而所有商船換在獅城停泊後,獅城以看得見的速度繁華起來,從這裏收取的船引稅金足夠支持對巴達維亞的長期圍困還綽綽有餘。

唐軍對巴達維亞的圍攻引起了西班牙的主意,西班牙是老牌的殖民強國,曾壟斷了東西方的海上貿易,葡萄牙、荷蘭都是他的屬國,如今荷蘭雖然宣布獨立,西班牙卻並沒有承認。

當然,雙方是敵對的,荷蘭人緊跟在英國人身後,多次搶劫過西班牙的商船,還在亞洲四處搶奪原本屬於西班牙的殖民地,為此西班牙也不甘示弱,西班牙馬尼拉(呂宋島)總督去年派出了數百名士兵在台灣登陸,並在上麵築城,想與荷蘭爭奪台灣。

隻是馬拉尼的商船照樣要從巴達維亞或者馬六甲海峽經過返回歐洲,以前馬六甲海峽在葡萄牙人手中還好,葡萄牙還是西班牙人的屬國,如今這個屬國突然之間改換門庭已是讓西班牙不舒服,若是巴達維亞再落到大唐手中,大唐隨時可以切斷馬拉尼殖民地與本土的聯係,等於命脈捏在了別人手裏。

何況西班牙和大唐不見得友好,在萬曆年間,馬拉尼的西班牙人數次發起了對當地華人的屠殺,死在西班牙手上的華人和大明商人至少有數千人,雖然如今過去了數十年,焉知大唐會不會找機會報仇。(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