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啪啪……”
一連串的鞭炮聲,在淩江兩岸響起,紅紅的炮屑,炸飛在空中,經風吹卷,些許飄入淩江,隨波而流……
小孩子們捂著耳朵,跳得像一隻隻兔子,大人們滿臉帶笑,老人們撫著胡須,看著一彎新橋,橫架於淩江之上,橋上披紅帶彩,喜氣濃濃……
鞭炮聲甫一停下,一位老鄉神,便手執紅卷,站立在女兒梁橋頭處,大聲誦讀著,“女兒梁男兒坡新橋開通典禮,第一項,由女兒梁建橋總工邵永善,男兒坡保長宋新義,登橋剪彩——”
老鄉神話音剛落,鑼鼓嗩呐手們,便一齊演奏起來,“咚咚咚咚鏘……唔唔哇哇”聲頓起,老邵被一群工匠師傅推著,送至橋頭,從一位後生托舉的木盤裏,舉過一把剪刀,朝橋心的剪彩紅綢走去……對岸男兒坡的宋保長,亦執剪刀朝橋心走去……
橋心紅綢被剪為三截,首尾兩截拴係橋上,垂吊橋身,中部一截,紮著的大紅花,被老邵端端正正地放在了敬香的大鼎爐旁……
“橋通嘍,新橋通嘍……”
“以後串親戚更利索了,再不坐船了……”
鄉親們興高采烈地歡呼著……
“第二項,畫龍點睛,龍魂鎮橋!由取湫英雄陳叫山執筆點睛——”
兩岸的鄉親們頓時開始歡呼、鼓掌,並推推搡搡,惟恐被前麵的人擋住了視線,錯失了看陳叫山點睛……
陳叫山緩緩走向橋頭,深吸一氣,抓過毛筆,在朱砂盤裏輕輕點蘸……
對岸男兒坡舞龍隊的人,手執一條大金龍,齊刷刷地湧到了新橋上,一到橋心處,九個舞龍手,皆朝下蹲去,一條金龍,瞬間便如睡著了一般……
陳叫山走至龍頭前,凝神,屏氣,聽著身後的老鄉紳誦讀著點睛文辭,“畫龍點睛,新橋落成,江岸通途,喜樂亨通,龍魂鎮橋,褻邪阻生,一點風調雨順時,再點五穀又豐登……”
陳叫山手執毛筆,在龍睛上觸點而過,執筆抱拳,向兩岸鄉親們們連連拱手,末了,用力一拋擲,將毛筆拋入橋下滾滾淩江之中……
一條金龍,一經點睛,頓時騰飛而起,在橋上翻轉擰舞……
兩岸鄉親齊聲歡呼起來,有嗓門大的後生,直接吼喊出了,“陳叫山,活龍王,陳叫山,活龍王……”
“第三項,群賢敬香……”
一些修橋工匠,募捐的富戶,從兩岸橋頭一側的口袋裏取過香,排著列隊,依序朝橋心的大鼎爐走去,點香,敬香,上香……
孔老八和譚老六、申老三,取過了香,正要上橋,陳叫山卻笑著走上前去,“孔老板,你們遠道而來,理應最後壓軸敬香,方顯其隆重……”
“哎呀,陳先生,你看這……如何好意思呢?”孔老八笑得金牙閃亮……
“陳先生為修橋費心不少,理當壓軸……”
“是啊,我們不過略表心意而已……”
譚老六和申老三也不斷客套著,但陳叫山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此三人利欲熏心,嘴上客套謙讓,心裏卻歡喜得很,對於這種壓軸敬香的禮遇,頗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