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所求,我有所需,各為其利,心照不宣……於是乎,譚師爺、何老板、孫縣長、餘團長一夥人,自然便走到了一起。正所謂,有利益時便有朋友,有利益衝突時才有敵人……
何老板的青樓生意,除了樂州萃棲樓,還有梁州的萃棲樓,樂州生意自有自己的姐夫孫縣長罩著,但梁州的萃棲樓,則需梁州一霸萬洪天罩著。萬洪天的勢力不在盧家之下,也涉及了船運行業,成立了萬家大船幫。盡管萬家大船幫在淩江上遊,盧家大船幫在淩江下遊,兩相隔著百十來裏,但畢竟同行是冤家,在貨物籌集,調度轉運,陸上買賣等等各個方麵,與盧家大船幫產生了不少的衝突……
何老板有心討好萬洪天,討好的最大砝碼,無疑便是打壓盧家大船幫。
譚師爺想在盧家上位,需要打壓陳叫山。
何老板想鏟除眼中釘,需要打壓陳叫山。
於是、便有了讓陳叫山“取湫”一事……
然而,陳叫山一路過關斬將,衝破柏樹寨之圍堵,教訓田家莊父子,順利通過小山王高雄彪的地盤,甚至與姚秉儒聯手一處,打敗混天王、劉大炮,令太極灣改天換地……
譚師爺、何老板、孫縣長、餘團長都感到了一種震驚、惶恐、不安……
譚師爺得知駱幫主前往北山,接應陳叫山時,便料想陳叫山將來勢必會卷入船幫之事務中,因而,便與何老板、孫縣長、餘團長一番商議,決定從船戶劈船之事上,開始做文章,慢慢籌謀設局,一則破壞陳叫山在盧家的上升勢頭,二則引起盧家船幫的內亂內鬥,三則製造來年船幫無船可用之隱患,四則以此種種來討好梁州一霸萬洪天,正可謂,一箭四雕,上上之計……
在萬洪天手下一夥人的配合下,譚師爺先是祭出了“木船底板可冒充陰沉木”之計,令類如胡老板等見錢眼開之小人入甕,從而導致船戶們大量劈船!而與此同時,又四處派人偷偷砍伐造船所用之紅椿木,暗暗囤放在宋城窯場內……
果然如譚師爺所料,陳叫山取湫回來伊始,便馬不停蹄地開始到碾莊碼頭一帶走動,開始了解關注船戶劈船之事,由此引起了侯今春的不滿與懷疑……
隨同陳叫山一同返回樂州城的,還有常海明的小分隊,小分隊成員拐棗和嘎子,來到樂州城後,見此地繁華之境,太極灣自是望塵莫及,幾次在城中遛達,便遛達到了北城巷一帶,見到萃棲樓那些鶯鶯燕燕,花花草草,一時間心癢難耐,趁天黑之時,借故出外買東西,便到了萃棲樓裏買歡尋刺激……
何老板對所有來萃棲樓的客人,都會有一番觀察考量的,這是受他姐夫孫縣長的影響所致,正所謂,做人做事,要“大局著眼,小處留心”。拐棗和嘎子一入萃棲樓,便引起了何老板的注意,聽其是太極灣一帶的口音,便立刻聯想到了陳叫山與姚秉儒結盟一事……
兩壺花酒一喝,幾個美人一抱,拐棗和嘎子,自是消受無限,忘乎所以,快樂似神仙,嘴巴也就關不住門,說了陳叫山如何攻打太極灣,如何與姚秉儒結拜之事,以及他們如何一路護送陳叫山返回,等等等等……
何老板隱隱覺得——拐棗和嘎子兩人,是兩枚重要的棋子,雖然不知道究竟如何使用,但應該將其先控製住!因此,何老板用迷藥迷倒拐棗和嘎子後,請示姐夫孫縣長,孫縣長又請教譚師爺,譚師爺眼珠子幾轉,心思一動,便想到了“寫信栽贓,割頭為人質”之計策……
起初,何老板和孫縣長、餘團長等人,皆覺得這計策太過笨拙愚魯,但實際的情況是,陳叫山被侯今春射了一箭,差點一命嗚呼……方才感覺到了譚師爺所說的“以拙求巧,以魯搏聰,以樸茂得清正”之妙……
各處砍伐而來的紅椿木,偷偷碼放在宋城窯場裏,依照譚師爺的計劃,須待到盧家發現紅椿木十分緊缺,紅椿木被抬到一個高價時,再適時地將這些紅椿木賣給萬洪天萬老板,以此來造成盧家的恐慌……
然而,正如保安團閆隊長排算的那樣,在這個“釜底抽薪”之計劃中,惟有保安團是別人的棋子,別人的刀,任人擺布,任人調遣,卻毫無利益可圖……
閆隊長和餘團長一番密謀,決定在今夜偷木頭——嘴邊的肥肉,怎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