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嶸被兩個侄子一左一右擁著往院子裏走,隻得轉頭跟李林與李木問了幾句話,老二跟老三纏人的勁唐春明哪有不知道的,在後麵嗬斥讓兩個小混蛋好好走路,兩人才稍微規矩一些。
“小舅舅,京城是怎樣的啊,”他跟著容玥走了不少地方,可京城卻沒被帶去過,所以對京城一直很向往,那裏才是大慶最繁華之地,義父說了等他長大了才會帶他去見識,“還有小舅舅有沒有見到我義父,他什麼才能來再帶我出去啊。”
“今年就待在家哪兒也甭想去。”唐春明在後麵接道,得讓他大哥跟何老好好教教他。
何老站在院子裏含笑看著這一大家子說說笑笑地進來。
這幾年過去隨著年齡的增長,何老倒未見老態,心情舒爽,人的精神氣比初來時好上許多。
最初阿林的啟蒙還是唐春明開始的,可往後幾個孩子就全交給何老來了,所以孩子們跟他們爺爺之間的感情也特別好,尤其是跟著何老學了醫的李林。
幾個孩子纏著唐春嶸說了會兒話才輪到母子與兄弟兩個說話。王英之前就在繼子家裏,等接到消息兒子到了縣城李峰駕車過去接時,索性就留在這裏等著兒子回來了再一道回鎮山村。
唐春明看著弟弟打趣道:“這都等了不少時間了,就等著你回來趕緊成親呢,阿母可是等不及要抱孫子了。”阿嶸這個年紀還未成親算是晚的了,不過親事倒是在兩年前就定下來了,隻是對方後來守著孝又加上唐春嶸要參加科考,索性就等著結果出來再辦親事。
“親是要成的,不過孫子阿母早就抱上了,眼麵前就有四個呢。”唐春嶸早不是以前會因為哥哥的打趣而臉紅的小漢子了,從容應對道,讓唐春明好生遺憾。
李峰捏捏明哥兒的手掌,這幾年阿嶸在外的鍛煉可不是白得的,阿嶸可不再是當初的少年了。一起回來的路上並未多交談,李峰也向唐春嶸問了京城的一些事情。說起唐春嶸的未來夫郎,倒非普通莊戶人家出身,而是官宦之家的哥兒,做媒的還是姚知齡。姚知齡知道李峰有這麼位小舅子,當然在京裏那邊給予了很多幫助,不過這結親對象最初還是唐春嶸自己先認識的,再由姚知齡出現給兩家人牽的線。唐春嶸的未來嶽父是朝廷的四品文官,於仕途上對唐春嶸頗有幫助。
姚知齡來信告知,那哥兒性情頗好,姚知齡的夫郎與他有過多次接觸。不過因為距離遙遠,唐春明又要守著家裏的孩子,與那戶人家並未見過,倒是後母去了趟京城相看過,回來後看麵色也知道是滿意的。
唐春明其實心裏也清楚,弟弟阿嶸走到這一步娶這樣一位哥兒能讓他更好地融入官場那個圈子中,官家出身的哥兒更加通曉這個圈子中的種種規則,對阿嶸今後為官頗有助益,真要娶了個莊戶人家的哥兒,以後可要如何與其他官家夫郎交際。
不過如此一來,弟麼與後母之間的相處隻怕也不易,後母因為自身的經曆向來是強勢之人,隻因唐春嶸是他唯一血脈,所以會因愛重兒子而包容他的種種,這等待遇卻是弟麼享受不到的,所以往後嬤麼間相處有得磨合了,當然這是阿嶸需要去操心的了,唐春明很沒同情心地拋下不管了。
就連他自己,與弟弟唐春嶸間除了有原身的記憶作用,也是多年相處的情誼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可此刻的未來弟麼對他來說,也隻是陌生人,在感情上自然偏向自己的弟弟了。
唐春嶸自己交待了此後的安排,成親之後他就要被派官,他與李承祖的意思是都希望能到地方上為官曆練幾年,再回到京城謀職,趁著年輕的時候做出幾份踏實的功績來,這也是姚將軍和他未來嶽父的意見,如他這等青年在京中反而難以出頭,到了地方上卻能多出成績,等自身有了積累後再回到京城,上麵有人扶持,立足根基卻是不難了。
他未來嶽家本是清正之家,相中唐春嶸也是看中他身後的資源和未來前景,雖說他目前根基淺薄,然而於京中也不是毫無背景,無論是榮升為鎮國候府的姚家還是與皇商容家的密切關係,更甚至不在朝為官的威武將軍,那也不是疏忽的力量,即使那場戰鬥已過去這麼些年,可京中依舊有人記得當年威武將軍的赫赫凶名,許多人難以接受的是,這樣一個令敵人都聞風喪膽的煞神居然在戰事一結束就解甲歸田回家種地去了,然而也正因此常常讓當今念念不忘,時常會提起。
當然這也是在唐春嶸跟那家哥兒確實有感情產生在先,才有這一場親事,否則唐春明也不同意他弟弟當真為了前程汲汲營營,反而喪失了本心。
&&&
轉眼就到了唐春嶸迎親之日,當初酒坊成立之時,唐春明就與李峰商量過,將他們四成的份子中拿出一成的利潤交由唐春嶸使用,這一筆銀子唐春明一直幫他留著沒有動用,之前的科考包括出去遊曆都沒有動用到,現在拿出來正適合。
這一大筆銀子拿出來,無論是王英還是唐春嶸都不肯接受,實在太超出他們的意料,知道唐春明這些年掙了不少銀子,可對具體的數字也是不得而知的,就是裏正等人知道得也不詳盡,畢竟兩人在酒坊外還有其他諸多收入。
唐春明卻不管,把一大把銀票塞進唐春嶸手中,說:“原本想在縣城裏買座大宅子送給你們的,可既然阿母先買了,我這裏也用不上了,幹脆還是給銀票實在些,再說你不是要被派官麼,到了外麵需要花銀子的地方多的是,總不能要銀子使時問你哥兒要吧。”
“聽你哥哥的吧,你可跟我不一樣,我用你哥的銀子沒人會笑話,可你往後接觸的可都是官場中人,真要囊中羞澀未免會被人瞧不起,自己也立不起來。”李峰在邊上也幫著勸著,話語中未免帶上了打趣的意味,這才讓從容的唐春嶸麵上也露出些許羞意,覺得與哥夫相比,自己的臉皮還是嫌嫩了點,要是他哪天也能像哥夫一樣說花哥兒的銀子不怕被人笑話,才能與哥夫相比,到那天自己與夫郎的感情,也會如哥哥跟哥夫一般吧。這幾年親見,他越發羨慕兩人之間的感情,卻也知道這樣一份感情多麼難得。
王英歎了口氣,繼子對他兒子的心意,不比那些同父同母的兄弟來得淺,兒子有如今的一切,與他夫夫不無關聯,京中那些勢力無不是衝著兩人才會出手幫扶阿嶸,這幫銀子拿出來,想必繼子夫夫也是早考慮好的,因此也勸道:“既然是你哥跟哥夫的心意,阿嶸你就不要推辭了,往後要記住才好。”
“那是定然!”唐春嶸當即正色說道,才接過那疊銀票,唐春明和李峰在原來那筆銀子基礎上又添加了一些,湊足了整整五萬兩,這便是大戶人家,也非輕易能拿得出來的。唐春嶸心知,雖然他努力到了這一地步,但想要幫上哥哥跟哥夫很難,不過他把目光放到了幾個侄子身上,往後兩戶人家定要守望相助長長久久下去才是。
因為對方的官家體麵,成親之所就放在了縣城裏王英為兒子購置的宅子裏,這也是王英希望不要墮了兒子的麵子讓對方人家小瞧了去,所以拿了積蓄購置了這座三進的宅院,裏麵添上了奴仆。至於王英自己,卻還是願意回到鄉村裏過日子的,他種了一輩子的地,真讓他住進了城裏反而讓他不知要做什麼了。對於兒麼,王英也未像別人家一樣要拴在自己身邊侍候著,對他來說還是兒子來得重要,兒麼能將兒子照顧好就行了,早點讓他抱上孫子才是。
這天相熟的人家都聚在了縣城裏。
裏正一家包括承祖承宗兄弟還有嫁在鎮裏的哥兒夫夫,張秀一家,張長明王莫一家,還有六叔等村裏要好的人家都一早就來了,早去了定州府的滕煜也早早趕回來幫忙了,他的酒樓開遍了許多地方,人越發地忙碌。
承宗卻未他哥哥和唐春嶸一般參加了春閨,他才在上一年的秋試中得中舉人頭銜,而且名次頗為靠後,他自己都覺得能有這個結果頗不容易,他自認天賦不如大哥高,又不想一心進官場進取,於是得中舉人後索性進了縣學裏,偶爾回到村裏的學堂授授課,督促督促村裏的學子。這一結果裏正夫夫也很為滿意,兩個兒子總算有一個能留在他們身邊,將來掌管家裏的家業和村裏的事務,與兄長互相扶持,將來也會過得非常順遂。
張秀如願地挺起了大肚子,萬事有子足,早請何老幫著把了脈,說這一胎是個小哥兒,可把他樂壞了,大毛二毛看著他們阿母阿爹歡喜的樣子眼神都變得詭異起來了,這個最小的弟弟他們可以當兒子養了。
大毛是從縣學趕來的,他已是秀才身份,倒是二毛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偏向習武,幾年過去功力增長不少,等再過上兩年便要依照李峰的建議去軍營鍛煉了。所以張秀這一胎對他們夫夫來說來得非常湊巧,兩個兒子都先後離了身邊出去闖蕩,正好送來一個小哥兒讓他們不會顯得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