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家書(2 / 2)

王氏無心應酬,隻是一再的請求周氏帶自己去靈堂。周氏無奈,隻好親自帶著他們一家三口來到倉促搭就的靈堂。王氏一見到靈堂裏的棺材就跪地大哭起來,白雪茹連忙跟著母親跪下。王氏夫婦帶領著三個兒子趕緊跪下回禮。白瑞麟暗歎一口氣上前行了禮上了香,他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一直注意著妻子的動靜,深怕她又哭昏過去。許是這些日子王氏心裏已經接受了母親去世的現實,雖然她痛哭不已,卻沒有昏倒,白瑞麟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一番拜祭過後眾人回到上房,王耀祖讓三個兒子一一過來見禮。十二歲的王逸陽和十歲的王逸風領著七歲的王逸雲規規矩矩的給白瑞麟夫婦行了禮,白氏夫婦將早已準備好的見麵禮——一模一樣的三塊玉佩給了三人,白雪茹也老老實實的給舅舅舅媽和表哥們行了禮,禮畢她的手腕便多了一隻瑪瑙的鐲子。

飯後幾個大人們商量著做幾場法事,在哪裏做法事,什麼時候下葬等等諸多細節。白雪茹安安靜靜的聽著,偶爾也走一下神。王家不是大族,基本沒有什麼親戚,又因為王耀祖常年在外,京城裏也沒有什麼朋友,喪事便辦得很冷清。王家二姐遠在外地無法回來奔喪,所以葬禮上除了白家的人就是周氏娘家的人,再也沒有別人。

白雪茹這些日子十分安靜,她常常看著神情憂鬱的母親暗自心疼,可是又沒有什麼好辦法能讓母親開心起來。她琢磨了一半天,分析來分析去決定好好的練一練針黹,也許自己女紅上有進展母親會高興起來也說不定,畢竟母親自己的針線活是沒得話說的。

於是白雪茹除了早上和父親習字看書以外,整個下午都苦練針線活。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桃花梨花都謝了的時候,白雪茹終於繡出了像模像樣的手帕。當她得意的把自己的第一個成品送給母親的時候,王氏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拉起她的小手撫摸著上麵的針眼嗔怪道:“娘讓你學習女紅是不想你以後被人說三道四,可是你也不必這般用功!”

白雪茹看著王氏的笑臉心裏無比熨帖,她覺得自己吃這點苦還是很值得的。於是越發的奉承道:“娘,您且放寬心吧。您的女紅做的這麼好,女兒是您的親傳弟子,怎麼也不會太差的!您說對不對?”

王氏食指在她鼻尖上輕輕一點笑道:“你呀,就這張小嘴會說!”

白雪茹抱著她的胳膊一陣亂搖:“娘您看女兒這般用功,您就賞臉陪女兒去園子裏走一圈好嗎?”王氏知道這是女兒變著法的哄自己開心,仔細想想自己快有兩個月沒有出屋子了,眼看端午節都要到了呢。遂寵溺的拍拍女兒的小手道:“好好好,娘陪你!咱們這就去園子裏走走!”

白雪茹一聽立刻拉了王氏穿鞋出門。母女兩人出了福壽堂的角門就到了園子裏,五月時節,園中的花木繁盛,走過青石甬道,不出幾步就有綠蔭。娘倆一路賞著花,一路說著話逛了好一會兒。白雪茹怕母親走累了,見前方不遠就是水邊的涼亭,小手一指道:“娘,咱們在亭子裏歇一會好不好?”王氏正有此意,含笑點點頭。玉梅手輕腳快的用拂塵掃了石桌石凳,又指揮小丫頭安放了墊子,這才扶了王氏坐下。亭子裏微風習習,出來走了一圈出了點汗王氏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白雪茹見自己在女紅上有所成績果然可以讓母親高興,此後越發的在這上麵花了心思。她眼見著端午節將至,於是悄悄的用心挑選了一些淡雅的香料縫了兩個香囊,準備端午節送給父母。她一想著到時候父母吃驚的樣子就忍不住得意的笑。玉竹和玉梅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隻覺得她這些天很奇怪,總是一個人莫名其妙的偷笑。想想也是,一個六歲的小孩一邊縫著針線活一邊偷著樂,確實讓人很奇怪。

果不其然,白瑞麟夫婦看著眼前這精巧的香囊吃驚的瞪大了眼睛,連王氏也沒有想到女兒會刻苦的把女紅練到這般好,回頭一想又覺得無比欣慰。白瑞麟樂的嘴都合不攏,直接就把香囊掛在了身上顯擺,還直嚷嚷著:“瞧我女兒這手藝,京城裏哪家的小姐也比不上!”王氏嘴上說著:“老爺,哪有您這樣自己誇自己女兒的。”心裏卻甜滋滋的,手上也毫不遲疑的將香囊係在了身上。白雪茹眉飛眼笑,心中得意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