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 章(1 / 2)

第一百五十五章

這不知從何而來的流言,不僅驚著了林敏敏,也在京城刮起一場不大不小的旋風

對於這消息,自然是有人相信有人不信,可不管信與不信,都算是把威遠侯府和林敏敏推到了風頭‘浪’尖之上。因此,當她出現在禮部尚書府的‘門’前時,不可避免地就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扶著彎眉的手下了車,聽著尚書府下人報著“威遠侯夫人”的名號,林敏敏一抬頭,就看到尚書府的大‘門’內,一個神情倨傲的青年忽地扭頭看向她

。旁邊,‘花’白胡須的尚書大人則恭敬地陪‘侍’在一旁。

一開始,林敏敏還以為此人也跟那些偷眼看她的人一樣,是聽到“威遠侯”這幾個字,一時好奇才站住張望的,可很快她就發現,此人看著她的眼神有些不太對。且,他的腰間還纏著根杏黃‘色’的絲絛——居然是皇子的服飾。

林敏敏不由就眨巴了一下眼。

這明明是她一個無意識的動作,卻不想那人竟忽地也衝著她一擠眼——倒好像兩人在打情罵俏一般。

頓時,林敏敏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可礙於那根杏黃‘色’腰帶,她隻得一低頭,帶著彎眉和清蓮進了二‘門’。

*·*

尚書夫人是個看著笑眉笑眼的五旬‘婦’人,和林敏敏曾在國公府的酒宴上有過一麵之緣。見林敏敏進來,李夫人忙拋開正說笑著的眾人,過來拉起她的手,滿臉同情地安慰她道:“你也莫要太過擔心,侯爺吉人天相,定然不會有事。”

林敏敏的眼不由就是一閃。這句話,表麵看,不過是表達慰問之意,可那深一層的含義,卻是有暗示鍾離疏已經出事之嫌。

之前鍾離疏就曾說過,這京城人家大多已修煉得皮光水滑,就算彼此是政敵,心裏恨不能咬掉對方身上一塊‘肉’,可大宴賓客時,該請的人絕不會漏掉一個。李夫人的這句話,加上府‘門’前那位不知排行第幾的皇子,卻是叫對朝中勢力分布並不熟悉的林敏敏一陣敏感。她敏銳地感覺到,這位禮部尚書,怕是個跟鍾離疏政見不和的。

而,如果她一個回答不好,怕是就要讓人以為,連她也相信鍾離疏真的出事了。雖然她現在還不清楚為什麼那些人希望別人以為鍾離疏出事了,但顯然,這時候,別人希望她做的事,是她千萬不能做的。

看著李夫人,林敏敏也不‘抽’回手,隻款款向她還了一禮,抬頭望著四周同樣關注著她的眾人笑道:“多謝夫人關心。不過,看來連夫人也誤信了那些謠言呢。不瞞夫人說,其實使團的船早在十來天前就已安全過了南海。說起來也奇怪,怎麼忽然間滿京城都是這種謠言了?還傳得有鼻子有眼的,說是什麼範家船隊撈到了殘骸……”

“怎麼又冒出來一個範家?”林敏敏的話還沒說完,就聽英娘那大嗓‘門’‘插’嘴進來道:“不是說,是漳州的王家嗎?”

“我怎麼聽說是嶺南的張家?”站在英娘身旁的一個年輕‘婦’人道。

“我倒聽說是西北彙信商行的船隊。”劉氏阿秀從人群中擠出來,走到林敏敏的身邊,借著挽起她胳膊的機會,將她的手從李夫人的手中‘抽’了出來,又笑道:“先我就在想,都傳得這麼沸沸揚揚的了,怎麼連到底是哪家發現的都說不清呢,今兒聽你這麼一說我才明白,可不就是謠傳嘛!若真有這麼回事,怎麼也不至於消息‘亂’成這樣。”

李夫人笑眯眯地看看劉氏,又看看林敏敏,然後一臉欣慰地點頭道:“被你們這麼一說,還真像是謠傳了。幸好幸好。”正好此時有新客人到了,她便向著劉氏和林敏敏打了聲招呼,轉身又去迎新來的客人了。

劉氏阿秀忙拉著林敏敏走到一邊,問道:“你不是說不來的嗎?”

林敏敏笑道:“臨時改了主意。”又問,“老太太也來了?”

劉氏搖搖頭,扭頭看看李夫人,輕聲道:“他家是二皇子一脈的,”

原來,那位皇子是二皇子。林敏敏點了點頭。

劉氏又道:“原以為你不過來的,你早說要來的話,我也早就提醒你了。不過,”她將她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看樣子你也不需要我提醒就是。老祖宗還一直擔心你應付不來這種場合呢。”

雖然被人誇了,可林敏敏自己心裏明白,比起“小”‘奸’巨滑的劉氏阿秀來,她還差著一大截。說到底,她不是政客,如果不是有趙公和吳晦明指出,她甚至都不會想到這件事背後藏著什麼‘陰’謀詭計。於今之計,為了鍾離疏,她也隻好從頭學起,多聽,多看,多分析。

不過,好在她‘洞’察力不錯,在這尚書府裏轉了一圈,又旁聽了不少眾人的議論後,歸納總結加上腦補,林敏敏很快就‘弄’清了鍾離疏離開京城,她忙著孩子們考學的這段時間裏,朝堂上發生了一些什麼事。

雖然老皇帝新任命的首輔是□□,可在鍾離疏離京後沒兩天,他就把之前從來不曾參與過朝政的二皇子給提拔進了禮部——就算隻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小官職,可比起如今被隔絕在朝政以外的太子,這一舉動難免叫人覺得皇上的天平在向著二皇子傾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