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3 / 3)

一抬頭整個人呆住,衛生間也裝修過了:雪白有四隻腳的浴缸,大蓬蓬頭,橘紅色磚地。最令她驚異的是有一麵牆壁造成凹凸不平的爬山牆一樣,現在,她每天可以在家練習運動,不必外出了。

誰,誰那樣體貼?

她坐在浴間,不願離去。

終於她聽見門鈴響。

不為立刻撲出去開門。

方太太是名中年婦女,人如其聲,好笑容,活潑,她捧著鮮花及點心。

「不為,去做咖啡,廚櫃第二格有隻蒸餾器,抽屜裏有藍山咖啡。」

她對這裏比不為還熟。

「方太太,告訴我,誰對我這樣好。」

方太太坐下來,笑笑問,「你說呢?」

「誰知道我喜歡爬牆?J

「你說呢?」

方太太舒舒服服地喝了咖啡,吃完果醬甜圓餅,抹幹淨手,取出文件,「不為,請在這裏簽名。」

不為簽下大名,「現在,可以告訴是什麼人買下這公寓送給我了吧。」

方太太笑答:「你很快會明白。」

她另外鄭重地拿出一隻小小盒子,放在茶幾上,「不為,這也是你的禮物,請查收。」

不為打開盒子,一看張大了嘴。

盒於裏是一對玉鐲,顏色非常奇突,十足像切開了的西瓜肉,一截綠,似西瓜皮,接著一小截白色,然後,變成紅玉。

這便是不勞口中的西瓜手鐲。

媽媽。

還有誰呢。

是媽媽替她買下公寓房子,好讓她有個存身之處,不致於居無定所被人踢來踢去。

是媽媽知道她愛爬牆,是媽媽才曉得她喜歡蛋黃色。

不為取出那對玉鐲,大家都在找的寶貝,原來一早留了給她。

不為籲出一口氣,鼻子酸澀,說不出話來。

母親人已經不在,仍然處處無微不至地庇護著她。

方太太見不為取出玉鐲,三個顏色在陽光下晶瑩奪目,不禁輕問:「咦,好看得像假的一樣。」

不為把玉鐲交到她手中。

方太太噴噴稱奇,「你媽很疼惜你。」

不為點點頭,實在忍不住,落下淚來。

方太太安慰她:「噓,噓,別哭,你媽媽是想你開心。」

不為向方太太道謝。

方太太說:「你仍需繳付水電差切雜費,不為,工作努力,生活健康,是最佳報答父母方式。」

「是,方太太,請知會宋律師我已收到物業及首飾。」

方太太拍拍不為肩膀離去。

不為把玉鐲戴在手腕上。

一顆忐忑的心落了實。

她出門,去把行李自歐陽醫生家取回。

她撥了幾個電話。

首先通知兄姐:「仍住老地方,是,我喜歡這種吊兒郎當無間隔大統間,有空來坐。」

自然不忘祝他們生意興隆。

再找慧中說話。

慧中不在電話旁邊,不為留言:「慧中,可是在手術室?我的地址是運河街十號,電話——有空請聯絡。」

最後才致電莉莉蘇比耶斯基。

不為嘲笑自己:工作,一向沒在她心目中占最重要位置。

莉莉聲音清脆動聽,「咦,不為,許久沒聽見你精神飽滿的語氣。」

不為感慨「知道被愛真好。」

莉莉酸溜溜,「她來了嗎?」

「莉莉,家母把公寓買下送我。」

「啊,那你得真的專心寫作了。」

「可不是。」不為淚盈於睫。

「好了好了又哭。」

不為破涕為笑。

掛上電話,出版社有人送初稿來。

不為打開一看,嘩一聲,原稿真的非要排出來不可,黑字白紙,不知多好看,不用讀內容也覺美觀。

她把整疊稿紙按在胸前,不願放下。

像大人抱嬰兒一樣,緊緊小心地攬在懷中,得到非常大的滿足及安慰。

半晌,放下,稿件已經微暖。

她自第一頁看起。

編輯部把她的章回次序改動過了,不為有點不悅。從頭看到尾,隻覺語氣經過修正,不大像她原意。

讀到傍晚才掩卷,不為頗有意見。

她問莉莉:「我明朝可否到編輯部開會?」

「歡迎,上午十時可沒太早?」

「我會準時。」

不為問自己:該怎麼開口呢?「一個好的編輯,應當讓作者保留原來風格,改動太多喪失原意。」

或是「我雖未成名,但不喜歡人家改我原稿。J

「我改變主意,把原稿還給我。」

「你若是這樣大改,就失去一個喬哀斯威羅倫斯了。」

不不,不能這樣比較,人家會以為她是瘋子。

電話響起來。

不為歎口氣,取起聽筒,原來是慧中。

不為立刻間:「慧中,你作文,喜用深奧抑或清淺的文字?」

慧中笑,「我讀醫科,答卷子毋需咬文嚼字。」

「你總有讀小說吧。」

「文字用來傳通訊息,總得叫讀者看明白為目的。」

「那是讚成越淺白越好?」

「嗯,所以我們有李白」慧中說,「不過我也讀過:一個寫作人若要改進文字,總得在動詞群下手,把平常普通的動詞改成精要尖銳,像‘他看著我’與‘他凝視我’大大不同,又或‘他狠盯我’、‘他怒視我’」

不為說:「我覺得,用字無論如何要清易,簡單明了的文字,營造出故事各種氣氛,像恐怖、淒怨、喜樂才是高手。」

「阿,不為,那種境界不是人人可以到達。」

「我不喜明寫,慧中,哀傷時不用大叫大哭,動怒毋需破口大罵,戀愛不必欲仙欲死,成功最忌告知全世界,一但是出版社把這些細節都改過了,整部小說露骨大膽新奇,不是沒有可讀性,但稍嫌粗俗。」

「嗯,太含蓄了,也許讀者覺得如隔靴搔癢。」

不為沒好氣,「癢要像藥膏,總不能抓得應開肉爛,血肉模糊。」

慧中哈哈笑。

不為這才改變話題:「慧中,剛自手術室出來?」

「是,一位老太太摔倒,盤骨粉碎需鑲上鋼架。]

「老年真多折磨。」

「你已搬回原居?」

「是,不過我曾在令尊的公寓住過一晚,謝謝你們。」

「稍後我來與你會合。」

「很想念你。」

「我也是。」慧中說話一向簡潔。

不為沒有在電話中提及細節。

成年人總會保留一點秘密。

她會告訴不勞「喂,那對西瓜玉鐲在我處」嗎,當然不,她會說「不勞我們每人分一隻」嗎?也不會,一對玉鐲分開,失去價值。

這算得是藏私嗎,也許,但是母親交到她手中的遺產,她決定接收。

包括這座公寓在內。

伍不為生活中一頁已經掀過,大量人與事、情與景已經壓在這一頁之下,大抵要到中老年時才會翻出回憶。

那時,舊情會像夾在書本裏的一朵花或是一塊葉,形狀依稀在或許保留了三分顏色,但事過境遷,內心雖然牽動,感覺必定生疏。

此刻,不為忙著在原稿上寫下她不滿改動之處,全神貫注,全情投入。

口渴時喝點果汁,或是咖啡紅茶,忽然發覺天色己亮,她走進浴室,徒手爬上牆壁,累得滿身大汗,淋浴,更衣,出門往出版社。

走到街上,看到鵝毛般雪花緩緩自天空飄下。

這是今冬第一場雪。

不力了然一人,略覺淒清,但是有那麼多事等著她做。

不久又可以見到慧中,阿,不算太環了。

不為匆匆往地下鐵路站走去。

一個人,總得不停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