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 / 3)

「不為,請你也幫幫眼看顧這兩個孩子。」

「占美與威利取了中文名字?」

不勞點點頭:「伍占及伍威。」

「很現成很響亮。」

「沒有母親這棵大樹,不知怎麼辦。」

「我也這麼想。」不為握住姐姐的手。

「我們真不如她。」

不為說:「今日她也成了孤掌,幸虧生性豁達。四個孫兒,不分內外,男女一般愛惜孩子們也成為她忠誠伴侶。」

「七分付出,一分收獲。」

姐妹倆淡淡笑起來。

不為說,「我陪你逛時裝店。」

不勞說:「我哪有心思看那些,密鑼緊鼓要準備開業。」

「那你去談生意吧。」不為想一想,提醒她:「畢竟也有許多人喜歡宮廷式大蓬裙子別忘了添幾件。」

「是,我省得。」

伍不勞吸進一口氣。挺胸收腹,繼續前程。

叫不勞的她其實甚為勞碌。

那天晚上,不為看見母親數錢給大嫂。

大嫂手上已經抓著一卷大鈔,意猶未盡,伍太太索性把手中一疊也送了給她。

大嫂出房來看到不為,把錢往口袋裏塞,低看頭回房去。

不為問母親:「現在由她當家?」

伍太太笑笑,「孩子們的學費零用諸般開銷。」

不為說:「許多老人都羨慕從前大家庭,子孫滿堂,對長輩畢恭畢敬,就沒想到,老人負責所有支出,才獲得這種尊敬。」

攤著手一味向子女要,一邊又想子女尊重真是天方夜譚。

不為在廚房碰見大嫂,她斟茶給不為。

不為想:現在連她做女兒的亦有麵子,若老母沒有能力,連帶她也被兄嫂踐踏。

「不為你不如搬回來住。」

不為說.「我住不慣,我將回多倫多。」

「你可以放心,不勞去做生意,由我來照顧媽媽。」

真是黑白講,明明是母親包下他們衣食住行。

不為笑笑不說話。

她對這幾個女眷的忍耐力已經爐火純青。

「媽媽真是無分彼此,對不勞的雜夾種也愛護有加。」

不為不出聲。

「此刻他們也跟著母親姓伍,是什麼意思?」

奇怪,在美國出生的大嫂不會說中文,但是思想落伍封建,口角一如七老八十無知婦女。

「那兩個孩子真頑劣,我親耳聽見他們叫小仍白癡。」

不為開口:「現在不會了,他們已懂得照顧姐妹。」

「不為你最會開導人。」

「凡事往好處想,朝黑角落越鑽越深,走不出來。」

大嫂說:「你我雖不是親姐妹,到底是自己人,有話直說,你比不勞容易親近。」

不為忽然問:「你說,這頭家每月開銷多少?」

「聽保姨說,衛生紙一箱一箱那樣抬回來,瞬息用空,那兩個男孩子用水用紙像報仇。」

「一日買千元小菜。」

「還未算水電、煤氣、長途電話、衛星電視、傭人薪水及房屋維修。」

「爸媽真能幹。」

大嫂說:「不勞丟下兒子去做生意,這兩個孩子又全部由他們外婆負責,吃得比大人多,每餐豬排雞湯吃營養大菜,千元一雙球鞋這樣子花下去屆時不知還有多少剩下?」

原來大嫂也並不糊塗,她也想到了這點。

若不是老媽願意犧牲,這班子女會不會在這種要緊時刻陪伴左右呢。

「媽媽一定財源充足,大樹好遮蔭。」

不為問:「大哥去了什麼地方?」

「出去談生意。」

「那些人可靠嗎?」

「都是從前的同事與同學,三個臭皮匠,合在一起說不定出一個諸葛亮。」

這些成語她也懂得。

大嫂歎口氣,「我小時候,想都沒想過美國華僑回中國大陸做生意。」

「這十多年局勢不一樣了。」

「金山搬了位置。」

「滄海桑田。」

保姨進來,「姑嫂在聊天?可口渴,喝碗參湯。」

不為悻悻然,「不同你這叛將說話。」

保姨笑,「這不為脾氣自小到大如此。」

大嫂感謂:不為最幸福,像我,誰耐煩記得我幼時點滴,十一二歲已像大人,到了十六七歲,捧出去在唐人街打工覓食,自生自滅。」

不為勸:「有人記得小仍小行生活點滴不就行了,你已成年,還念念不忘過去幹什麼?

保姨說:「不為說的話有時又蠻有意思。」

不為仍然說:「不要與這人說話,這人拋棄我們。」

她不舍得老管家,忽然落淚。

大嫂微笑,「不為感情豐富。」

保姨也鼻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