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改進火銃(中)(1 / 2)

“榆罔哥,平時也不見你對這些工匠的手藝活感興趣啊,怎麼今日關注起這個來了?”一個麵色蠟黃的青年發問,他好像沒把薑榆罔的提問當回事。

“那是因為眼下的確形勢危急,不做點實際的事情改變現狀,就是置大家於危險之中。”薑榆罔耐心回答,這些工匠格外看重自己的手藝,想讓他們打開心扉來交流確實得費點力氣:“而我一直看大家冶煉金屬,打造武備,早就有了些興趣,雖然過去的事情忘了個七七八八,但關注不變。”

“可是小旗,這火銃可不是說改進就改進的,我聽說你讀過書,這事可紙上談兵不得。”五個手下中年齡最大的中年人麵露難色。

“這個我自有方法,一會再談,先回答我的問題吧,”薑榆罔心想自己總不能直接告訴你我來自未來,我有設計和製造方法吧,“你們也見過不少陣仗了,都說說,這火銃的毛病究竟在哪裏?”

薑榆罔這麼問部下,也是想針對自己部下這幾個工匠的需求,優先改進最適合他們的火銃,最高效最直接地提升戰鬥力。

眾人先是一齊陷入沉默,過了一會兒,一個看起來比瘦弱少年阿天大不了幾歲,精壯結實,眼神炯炯的少年,率先發言:“小旗,我覺得這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吧,關鍵就是射擊一次要花太多時間,從裝填到點火再到發射要半柱香時間。”

“我覺得也是。”張大可點點頭:“火銃的威力沒得說,距離也比上陣白刃戰好上許多。”

“正是因為要花上太多時間,所以為了保證攻勢,需要太多人手。”瘦弱少年阿天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而一旦人手不足,就很容易被敵人衝散,這樣一來反而還不如用弓箭和長刀。”

“阿天你就得了吧,”麵色蠟黃的青年出言譏諷:“還弓箭和長刀,給你你也不會用啊。”

“好了好了。”薑榆罔拍了拍手打斷了他們的爭論:“那我們就先解決火銃射擊一次用時太久的問題。”

薑榆罔拿起自己用的火銃向眾人展示:“我們曲靖四衛:曲靖衛,平夷衛,越州衛和陸涼衛,所使用的火銃基本都是一樣的,每次需要從銃管前方裝入彈藥,再點燃尾銎上的引線使火藥擊出彈丸,而要縮短用時,就必須從這個過程中找到可以加快速度的關鍵。”

“那關鍵應該就是裝藥的過程和引燃火藥的過程了。”還是那個眼神炯炯的少年率先回應。

“我想的和你一樣,盧崇。”聽到少年的回應,薑榆罔忍不住連連點頭。

這眼神炯炯,身量精壯的少年名叫盧崇,他的父親是曲靖四衛的工匠中的頭人,但是早在幾年前上一次隨軍出征麓川的時候就途中病死了。

失去了父親庇護的少年這一次也應召隨軍出征,被劃歸到曲靖衛低級軍官中少有的既讀過書,又通曉雜學的薑榆罔手下。他表現出和他父親一樣的在工藝上的才能,總能處理好各種火槍和火炮的問題。

“裝藥過程的簡化,我想了一個辦法,”薑榆罔決定先嚐試一下定裝彈的製作,他在這裏的說明上借用了趙士楨在《神器譜》中的說法,“子母銃。”

“子母銃?”盧崇重複了一遍,忽然眼前一亮:“我們現在的火銃需要裝火藥和彈丸,而如果火銃中裝的是小一號的子銃,就可以節約許多用在裝填上的功夫了。”

“好悟性!”薑榆罔不禁為這個明代少年的聰穎而讚歎,世上從來不缺聰明人,但是聰明人的才能卻很難被發掘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