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搶自己的清國(2 / 2)

隻要漢軍不攆著清軍狠揍,清國的國祚就能保留下來。

不錯,現在的康麻子大帝最大的目標不是消滅唐鴻誌,而是保存清國國祚!

畢竟,當初清軍也遇到過補給線過長從而由強變弱的問題。

放在中原地區,莫臥兒帝國的軍隊在清軍麵前根本不算什麼,但到了印度次大陸,清軍根本無法正麵跟莫臥兒帝國的軍隊正麵會戰。

遠隔萬裏的戰爭,派兵多了後勤撐不住,派兵少了就是送菜。

然而,離開了土地的旗人兵戶可不是空手遷徙,那麼做路途上都得餓死。

於是,清軍控製下的漢地百姓遭了秧,旗人既然決定放棄,自然不會手軟,拿出了他們先祖入主中原時的很辣無情。

配合的百姓被搜走最後一份口糧,不配合的就砍死全家再搜走所有有用的物資……

這種事旗人做的非常好,他們老祖宗的手藝明顯沒有丟棄!

正因如此,漢軍立刻在清軍暴行的襯托下變得民心所向。

隻是,清軍隻依靠土木工事和一座座城池固守阻礙,甚至連平坦地區的城市都不要了,劫掠一番自家城市後就逃走。

隻有那些地勢險要的地方才會布防。

往往能擋住漢軍十天半個月,這些清軍就算完成任務,然後開始撤往下一個駐守點。

清軍後方的官道上,旗人兵戶的移民團隊大包小包推著車舉族遷徙,浩浩蕩蕩,隊伍一眼望不到盡頭。

並且還有大量清軍旗人士兵沿途護送,順帶著劫掠路過的漢人村莊……

自家軍隊劫掠自家土地無疑是最狠的,因為大家都知根知底,當地的旗人兵戶自然明白哪家有餘糧,哪家窮得揭不開鍋,哪家富得流油地窖裏全都是銀子和糧食……

因此,這種劫掠幾乎沒有失手的時候,在清國官府的提前管控配合下,清軍搶得那叫一個盆滿缽溢。

於是,百萬旗人兵戶的遷徙物資有了。

除此之外,康麻子大帝還裹挾了大量的工匠和手藝人,無論是不是旗人都會被帶走。

他們將是清軍維持軍事物資的重要依靠。

就這樣,唐鴻誌在後麵緊追慢趕的進攻,清軍則一邊抵抗一邊有組織的後撤。

唐鴻誌很快察覺到,清軍的抵抗力不如以前了,但抵抗的時候非常堅決。

甚至很多時候在攻略一個關隘的時候,發現大量清軍士卒悍不畏死!

旗人士兵知道自己的身後就是正在逃離的家眷,自然拚命遲滯漢軍的進攻。

在地利和旗人保衛家人的士氣下,漢軍哪怕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仍然無法快速掃平清國。

當然,這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清國京師淪陷一年多之後,金陵城終於被漢軍攻破。

隻是,呈現在唐鴻誌眼前的金陵古都早已被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