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節 輿論準備(2 / 3)

接著他又翻到後麵,有一篇關於大明對海外商旅實施苛政的文章。這種文章過去很少,自從丈田之後則經常出現,文章的內容都是針砭大明的時弊和沉屙的。而且一般都是應景的內容。比如在丈田的前後,報紙上就刊發了許多關於大明賦稅製度的弊端的文章,大明曆代的賦稅變化、演進和弊端都寫得清清楚楚,而且還刊發了大量糧差們的《懺悔書》――無非是將他們如何在賦役上搗鬼自肥的伎倆一一供述出來。

今天這篇文章又是什麼意思?他仔細的看了一遍。放下報紙,覺得頗有些莫名其妙之感。大明對出海貿易甚至定居海外的商民一貫視作“棄民”,這個他是有所知的。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麼澳洲人突然對此感興趣了?他們又不是大明的子民。

但是有一點他很清楚,《臨高時報》上的這類文章向來是某種信號,正在暗示澳洲人準備幹什麼事。

不過這幾篇文章還看不出什麼端倪來。劉友仁決定暫時不理。先把手頭上要緊的事情料理掉。

“美蘭和勳首長的婚事,籌備的怎麼樣了?”

“回三伯的話:美蘭的八字帖子前幾日已經送去了。”劉光表原先提議把劉美蘭嫁給澳洲人是出於挾私報複,眼看著澳洲人越來越得勢,態度也很不一樣了,變得非常的熱心起來,對劉美蘭一家更是噓寒問暖。

“嗯,不錯。勳首長的八字送回來了麼?”

“還沒有。”劉光表說,“他們澳洲人嫁娶,照例要辦公廳同意。勳首長說現在辦公廳的官兒還沒批回申請――還有,據勳首長自己說澳洲是沒有生辰八字的。”

“胡說,沒有生辰八字怎麼可能?”劉友仁斥道,“他們不是自稱大宋後裔嗎?怎麼連個生辰八字都沒了!”

“據張老爺說他們那裏的確不興這個,即無需父母之命也用不著媒妁之言……”

張老爺就是張有福,本縣的第一號“澳洲通”人才,大夥每有和澳洲人打交道鬧當講不明白的時候就會去請教他。

“這也太過兒戲了吧!難不成連個生辰八字都沒有?”嫁得雖然是個族孫女,但是好歹也是劉家的姑娘,總不能這樣草率的。

“你去和勳首長說說,八字帖子還是要一個的,就算沒有也得弄一個意思意思。”

“是,侄兒明白了。”劉光標猶豫了下,“這個,還要不要請人合八字?”

“當然要請。禮數上的事情,一概不能省卻。”劉友仁定了調子,“這事要盡快辦。一晃眼就要到盛暑了,難道到了大夏天再辦喜事?你快去吧。”

“是,”劉光表答應了一聲,卻不退去,反而踏上了一步,小聲道:“侄兒有個消息,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屁話!一個祖輩傳下來的親伯侄有什麼當講不當講的,快說!”

“我聽我們莊子上原來的一個長工講――他現在在澳洲人的工廠裏做工――廣東官府那邊很快就要動兵了!”

“此話當真!”劉友仁不由得壓低了嗓音。

“當真!”劉光表點頭,“澳洲人正在每間工廠搞什麼‘動員’,編練民兵民壯,準備守城。聽他說他們的工廠裏最近也在轉產火器了。”

“官軍到底是要來了!”劉友仁點了點頭!

“三伯,我們怎麼辦?”劉光表小聲問。

劉友仁心想,朝廷要對臨高用兵,這真有點說不過去。澳洲人在臨高幹得好好的,縣裏的大老爺也做官做得好好的,老百姓也很有活路,眼看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怎麼朝廷就不給大家好日子過?想到這裏他不禁有點憤懣了。

“這夥當官的,又準備拿老百姓的人頭當升官符了。”他說。

劉光表有點害怕的看了一眼族伯。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伯父也說得出來?

“三伯,現在不是說這話的時候。朝廷天兵一到,澳洲人還不立刻土崩瓦解,他們大不了坐船逃命,我們怎麼辦?難道和他們一起逃命麼……”

“依你看,朝廷的大兵能夠戰得過澳洲人麼?”他反問。

“這個――”就算是劉光表這樣隻去過瓊州府城的鄉村小地主,當然也看得出其中的差距。

“以侄兒之見:澳洲人火器迅猛,行伍紀律森嚴。朝廷的人馬是萬萬比不上的。”劉光表說,“不過朝廷人馬人多勢眾,以十當一泰山壓頂之勢而來,澳洲人也未必能抵擋啊。”

“你顧慮也有道理。”劉友仁雖然這麼說,其實大不以為然。他是見識過澳洲人的火炮威力的,朝廷大軍就算來個幾萬,在澳洲人的大炮麵前也不過是徒增死傷而已。

結局如何還得看澳洲人編練的團丁敢不敢和官軍打到底。

他思索了下:“你將族中的各房的長輩都召集起來,我想和他們聊聊。另外,你先把倉裏的糧食除了留下三分之一之外全部堅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