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駐外站之外,宗教辦也被指定為對外情報局的“重點協助單位”,特別是張宇辰的“新道教”,各方麵認為有極大的情報滲透價值,特別是諶天雄,他提到徐聞的鄒和尚廟這個地盤就很合適“新道教”用來做據點,即可以作為傳教基地,又能當情報站。
剛從三亞開發區回來曬得黝黑的張宇辰對這個提議非常熱衷。他提議“新道教”準備和對外情報局進行緊密合作,他願意把正在準備中的“新道教”的“道生培訓班”的畢業生貢獻出來,做傳教和情報的雙重培訓。這樣道生們一旦結業,向大陸拓展的時候就會成為意識形態和情報工作的雙重急先鋒。
“你的道生培訓班一個人都沒有,已經貢獻給多少人了?”宗教辦主任何影一哂,“一會要貢獻給黎苗事務,一會要貢獻給政保總局搞內保,現在又要貢獻給對外情報局了。”
“我隻是指出‘新道教’在我們的事業中可能發揮出多大的作用,”張宇辰麵不改色,“至於道生的來源,我已經打過很多次報告了。”言下之意是沒有發揮出作用主要是不給他人手。
吳石芒見自己的臨高教會無人問津,趕緊出來表示,盡管臨高教會在向中國大陸地區進行傳教方麵受到一定的限製,但是“天主教”這個信仰能夠使得他們在針對歐洲人的活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且相形之下,臨高教會已經掌握了一批足夠虔誠的教徒可以使用,比起隻能空談潛在作用的“新道教”,臨高教會屬於立刻就能“投入戰鬥”的。
“我們的教徒非常虔誠,對,非常的虔誠,”吳石芒說,“他們對殉教是由衷的歡迎,所以讓他們執行任何任務都不需要考慮後果。”
“讓你那裏的修女婆婆去執行什麼任務好呢?”張應辰作出一副沉思的摸樣。
會議桌上立刻爆發出一陣笑聲。吳石芒並不難堪,據理力爭:“修女婆婆怎麼了?這樣的老人家,去哪裏都不會引人注目――這可是非常好的情報人員!”
“我看算了,你就別折騰修院裏的老人家了。”何影說,“人為你臨高教會服務的夠多了,就讓人家安度晚年吧。”
“年輕虔誠的教徒也是有不少的。”吳石芒急於要表達自己在這方麵做得工作,“我相信有堅定信仰的土著派出去擔任情報搜集工作是非常合適的――起碼他不會叛賣。”
江山覺得利用宗教進行情報收集是個不錯的主意,當下對宗教辦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
博鋪情報工作會議結束之後,諶天雄和林佰光又受邀到對外情報局和江山等人開了一次小會。
這兩個人算是對外情報局在外麵的基本情報員人馬了,江山十分重視,言談之中也很客氣。首先就是邀請林佰光回來擔任第三處處長或者辦公室主任的職位。
“不了,我還是當駐外的特勤比較好。”林佰光毫不客套的搖了搖頭,“我不喜歡機關工作。想在外麵幹點實際的事情。”
“好吧。”江山知道這種人很難輕易說服,再多勸自己也有失身份,“我想聽聽你對本機關工作的看法和建議。”
林佰光一笑:“其實沒什麼看法,首先就是人,要大量的添人。”
“我也覺得人手太少,”江山點頭,“不過現在元老可是稀罕的資源……”
“我不是說元老,”林佰光搖頭,“正如你說得,元老是稀缺資源,怎麼能把他們隨便的投放到大陸上去擔任基層的情報工作?隨便死一個都是重大損失。我說得是土著情報人員。”
林佰光提醒江山,過去也辦過幾期情報人員培訓班,但是人數很少,根本不夠用。人員培訓這方麵要抓緊。
“土著情報人員沒經驗,要多給他們實踐的機會,我建議對瓊山縣加大人力的投入。新培訓出來的情報人員可以都派到我這裏來。”林佰光說。
“哦?”江山想這是什麼意思?瓊山縣雖然是瓊州府的附郭縣,畢竟也隻是海南島上的一個縣城而已,在執委會眼裏不過是暫時不摘的蘋果。要不是有甲子煤礦的存在,根本沒必要在這裏投入太多的情報力量。
“在我解釋之前,我先談一下我們在瓊山縣的活動情況。”
他首先彙報了自己在瓊山縣的工作。
萬豐糧行的活動、對海家的工作、馬本元的本地情報網……
“……瓊山縣這個地方,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林佰光說,“整個瓊州府的官僚機構差不多和篩子一樣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