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完自己的房子, 林鑫又把目光對準了員工福利。
12月份,正是該發年終獎和舉辦年會的時候。
上個月林鑫已經讓白晨計算過大家應得的年終獎了,一共是290多萬, 林鑫想了想,幹脆又補了點兒, 湊了個整,按照300萬發。
好多公司喜歡發電影卡、購物券或者蔬菜水果之類的東西,但是林鑫覺得這些都不如錢實在, 多出的這幾萬, 就算是把公司福利折現了吧。
不過和原本就包含在工資之內的年終獎,和可有可無的福利相比,年會抽獎才是林鑫給大家準備的真正的福利。
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裏, 公司從零發展到有將近90個員工,別管係統在其中發揮了多大的作用, 林鑫還是覺得非常值得慶賀。
而她慶賀的方式, 就是實在發錢。
林鑫給年會準備的總預算是60萬。
她不打算舉辦那種傳統的“領導講話+員工表演”式年會, 那樣的年會她得提前準備講話稿, 員工們也得提前排練, 累的半死還沒什麼意義。
她也沒打算組織員工集體旅遊。有幾個人喜歡和上司同事一起出行呀,和家人出遊才是假期的真諦。
她打算包下一個西餐廳或者清吧小酒館,再請個駐場樂隊, 到時候全公司一起吃吃飯,喝喝酒,聊聊天, 聽聽音樂,再抽個獎就挺好。
所以這60萬中有10萬是包場加樂隊的費用,而剩下50萬就都是準備給員工的獎品了。
特等獎1名, 現金5萬元。
一等獎5名,現金2萬元。
二等獎10名,現金1萬元。
三等獎20名,現金5000元。
陽光普照獎,隻要是公司的員工,就有現金888元。
除此之外,為了豐富年會內容,林鑫還打算設立一些趣味獎項,例如最佳歌喉、最淵博吞金獸飼養者等等。
至此,本月預算還剩下2200多萬。
林鑫寫到這兒頓了頓筆,如果說之前那兩千多萬都是在“承上”,那後麵的2200多萬怎麼花就是在“啟下”,它和下一年大漁集團的發展方向密切相關。
林鑫在草稿紙上畫出了三個分支,這分別是大漁集團的三個業務板塊。
第一個分支是漁樵股份。
現在這個分支已經走上了正軌,非但桃花坳項目已經開始盈利,下一個項目甚至也已經中標。
是的,就在林鑫沒放多少精力在漁樵股份的這段時間裏,李科分別參與了兩次投標,而第二次投標,已經確定了漁樵股份中選。
這個項目也是鄉村改造項目。
漁樵股份在一眾投標人裏各項資質和報價都不是最優的,但唯獨項目經驗一騎絕塵。
這個村子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北眺長城,所以項目需求裏分了兩個部分。
一部分和桃花坳一樣,要把村民閑置的宅基地出租出去,由中標方統一蓋房子然後賣給城裏人,另一部分就是要請中標方給村裏裝修民宿了。
村民們之前也有做農家樂生意的,但多數都是掙個辛苦錢,住一晚也就一兩百,和那種精品民宿,一間客房一晚上就有五六百收入的根本沒法比。
他們痛定思痛,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最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房子的老舊和不成規模。
他們做農家樂用的基本都是以前閑置的房間,都有10年以上的房齡了,所以不管是功能分區還是裝修設計上都非常“土”,吸引不來客人。
所以他們希望借著這次改造的機會,請中標方把他們原來的房子重新裝修設計一下,讓老房子更適應現在年輕人們的品味。
在這樣的需求之下,漁樵股份桃花坳項目的經驗和設計理念可謂是一騎絕塵。
再加上李科和張洋特意為這個村子做了全新的設計——
這個村子的老房子都是以石頭為建築材料,蓋成的四合院式民居。
石頭外牆非常有特色也很好看,但會導致屋內潮濕陰冷。四合院式的房屋結構在冬季保暖和安全性等方麵效果絕佳,但采光和功能分區上就會稍差。
所以兩人給這個村子做了定製化設計。
建材方麵,保留了石頭外牆作為村子的招牌和特色,但同時也更換了內部建築材料,整體保溫性和舒適性都大大提高。
房屋結構方麵,在保留傳統山居四合院主體結構的前提下,也優化了很多細節的地方,讓房子既有四合院的韻味,也能滿足現代化居住的需求,同時像桃花坳一樣,給業主留下自己設計改造的空間。
正是這樣的設計,和桃花坳的成功經驗,讓漁樵股份在報價和資質都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成功拿下了這個項目
也讓漁樵股份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可以正常運轉下去的公司。
林鑫算了算,後續如果自己不打算讓漁樵股份開辟新的業務板塊,比如說進軍城市房地產市場的話,它就已經可以自負盈虧了。
當然,農業部分肯定還需要林鑫用係統資金去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