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賀蘭山 3(2 / 3)

李如樟上了城頭後,守城的叛軍頓時一陣騷亂,而李如樟雖以寡敵眾卻絲毫不懼,如狼入羊群一般便提刀向城頭的上叛軍衝了過去,轉眼間又砍翻了幾個叛軍士兵。

李如樟殺得興起,卻不料就在離自己不遠處,一雙眼睛正陰森森地盯著自己,此人正是哱拜的義子、任叛軍副將的土文秀。

土文秀生性陰險狡詐,他在城頭上暗中觀察了多時,當李如樟上了土堆砍翻了兩名叛軍士兵後,他便悄悄地拿起了手中的火銃瞄準了李如樟,怎料李如樟沒做片刻停留便又攀著繩索縱身躍上了城頭,與叛軍廝殺在一起,土文秀見狀趕緊後退了幾步,躲在數名叛軍身後用火銃瞄準了李如樟的後背開了一槍,恰逢此時李如樟身子向左一轉,要害部位雖然躲過,卻被一槍正打中右側肩頭。

土文秀一擊得手,更不留絲毫喘息機會,他將短銃扔在一旁,抄起砍刀便嘶吼著撲向李如樟!

李如樟隻覺肩頭突然一下劇痛,身子一震險些握不住手中馬刀,還沒來得及反應便聽到耳後有嘶吼聲和兵刃破空的風聲傳來,知道自己背後有人偷襲,要想轉身招架已經為時已晚,情急之下一麵身體折向左側,一麵左手持刀反向背後格擋,隻聽“錚”的一聲發出金鐵交鳴之音,知道總算格擋開了對方的偷襲,但也覺得左手虎口險些被震裂。李如樟知道偷襲自己之人武功之高絕不在自己之下,卻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先是背後用火銃將自己打傷,繼而又背後偷襲,不禁大怒,待轉過身來,卻看到一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軍官,此人身材瘦削,臉色灰白,雙眼眼仁黑白渾濁,令人望而生厭。

年輕軍官此刻嘴角微微上揚,露出陰狠笑意,又握刀撲向自己,李如樟盛怒之下奮力抬起手中馬刀招架,卻如何抵擋得了土文秀使出全力的一刀。

兩人兵刃相交後,濺出幾顆火星,李如樟被震得踉蹌著後退了幾步,土文秀一招得手,又怎肯罷休?飛身上前一招泰山壓頂舉刀自李如樟的頭頂劈下。

李如樟覺得眼前金星縈繞,幾欲昏厥,見勢大力沉的一刀自自己頭頂劈下,咬牙用盡最後一分力舉刀向上格擋,這一招架雖然將土文秀的刀架住,卻被土文秀抬起一腳正踢到前心,李如樟隻覺自己身子被踢飛出了城牆,眼前一黑便人事不省。

李如樟被土文秀偷襲得手後又被一腳踢中胸口,自寧夏城四丈多高的城牆摔下,雙方士兵都看得清清楚楚。一時間叛軍歡聲雷動,氣焰大漲!而攻城明軍見主將自城頭摔下,不免氣勢受挫。

雙方氣勢此消彼長,眼見明軍此戰敗局已定。

李如鬆在遠處看得真切,情知今日取勝無望,於是下令鳴金收兵,並吩咐李如柏、李如梅帶領精銳部下將李如樟搶回。

李如柏、李如梅見李如樟自城頭上摔下,生死未卜,早已是心如油烹,但未得大哥將令,也不敢擅自出陣前去解救,此刻一聽大哥下令,二人急忙翻身上馬,疾馳出陣,向寧夏城牆下奔去,然而斜刺裏衝出一人,反手將一把奇形怪狀的兵刃拿在背後,飛身也往城下疾馳而去,

竟快逾奔馬。

李如梅大驚,問身邊的李如柏道:“二哥,這是誰啊?”

李如柏大聲道:“大哥的侍衛,就是我和你說過的和我一起去河套探路的那個小子。”

李如梅讚道:“好快的身手,功夫果然了得!”

轉眼間如柏、如梅兩人便衝到城下李如樟墜落的位置,見到緊靠城牆的一個角落裏,李如樟身子斜靠在一個沙土袋上,雙眼緊閉,生死未卜,窖生手持“斬犬”護住李如樟,三個身形高大且赤裸著上身、手持巨型鐵棒的壯漢呈犄角之勢將窖生圍在當中,四人激鬥正酣。

另有一名同樣赤裸著上身的大漢站在三名壯漢身後抵擋住外圍的明軍,隻見他手裏拿著一條碗口粗細的鐵鏈,揮舞起來發出呼呼聲響,竟然方圓兩丈之內讓人無法靠近,聲勢極為駭人,周圍的明軍手中的刀槍與鐵鏈相碰即飛出數丈之外,而人被鐵鏈掄到也十有八九即刻殞命。因此城下明軍人數雖多,一時間竟無法衝破那大漢的阻擋。

這四個大漢都是蒙古人,分別叫作查幹巴日、哈日巴日、呼和巴日、忽日巴日,翻譯成漢語分別是白虎、青虎、黑虎、黃虎。

四人是一奶同胞的兄弟,自幼便天賦異稟,不僅身材高大魁梧,且天生神力,據說這兄弟四人從小遭逢奇遇,自小被一隻母狼哺育,喝狼奶長大,成人後也經常生食牛肉,兄弟四人以打獵為生,後來被一個隱居於天山之下的武林高人看中,傳授了兄弟四人一身武藝。一次偶然機會被著力兔部蒙古貴族發現,視如至寶,因此便收在身邊做貼身侍衛。

明軍圍困寧夏城多日,哱拜以重金相賄,著力兔便派出這四兄弟帶領兩百名蒙古騎兵先行馳援哱拜。哱拜見四人勇猛異常,便交由義子土文秀統領,協助劉東暘駐守西門,剛剛土文秀將李如樟踢下城頭之後心有不甘,於是喚來這“蒙古四虎”,交代四人務必到城下取得李如樟的首級,隨後安排士兵將四人自城頭縋下。

由於四人太過沉重,繩索不堪其重,於是土文秀命人取來鐵鏈將四人分別縋下,然而四弟忽日巴日性格過於暴躁,縋到城下後一時間沒解開綁在身上的鐵鏈,突然蠻性大發,發出野獸般的嘶吼竟然直接拉住鐵鏈用力一扯,可憐城頭上手執鐵鏈另一端的兩名叛軍士兵,被拉下城頭活活摔死。

兄弟四人下了城牆一眼便看到李如樟跌落在一個角落之中,於是便嚎叫著揮舞手中鐵棒直奔李如樟,周圍早有明軍士兵趕到李如樟身前想搶先解救主將,可尋常士兵如何能抵擋得了這“蒙古四虎”。擋者即刻殞命,這兄弟四人轉眼間便殺到李如樟身前。

查幹巴日看著躺在地上兀自神誌不清的李如樟,咬牙舉起手中鐵棒便要當頭砸下,卻不料被窖生斜刺裏殺出,手持“斬犬”將“四虎”攔住。

窖生猛然見到“四虎”也暗暗吃驚,心想哪裏來的這幾個傻大個竟然如此勇猛。眼見這幾個人手裏的鐵棒太過沉重,不敢貿然用“斬犬”與之相碰,於是心下打定主意,使出少林破戒刀的“刺”字訣和“削”字訣,與“四虎”纏鬥在一起。

窖生勝在身手敏捷、刀法精湛,而“四虎”卻倚仗力大勢猛,因此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對方,周遭的明軍一見來了窖生這樣一個硬手,膽子也便大了起來,各持兵刃聚攏上來欲圍攻“四虎”。

“四虎”中的老四忽日巴日見狀發了蠻勁,將手中鐵鏈掄圓了抵擋包圍上來的明軍,兩名明軍被鐵鏈掄到立時斃命,其餘明軍也嚇得逃之夭夭。

便在此刻,李如柏、李如梅拍馬趕到。兄弟二人見到四個赤裸著上身的巨人也不禁驚訝,李如梅仔細看了看離自己最近的忽日巴日,扭頭對李如柏說道:“二哥,這四個人好像是蒙古人。”

李如柏點頭答道:“好像是,但這麼大的個子便是蒙古人中也實屬少見。”

忽日巴日一看又來了兩個騎馬的將官,咧開大嘴對三個哥哥用蒙古語說道:“又來了兩個當官的!我去把他們倆的腦袋砍下來拿回去換牛肉吃!”

他說著便提著手中鐵鏈朝李如柏、李如梅奔來。

要知道李氏兄弟二人自小在遼東長大,這些年追隨父兄和不斷侵擾邊境的蒙古人大仗小仗打了無數,對蒙古人早已司空見慣,對蒙古語自然也是十分熟悉,此刻兩人聽眼前大漢這麼一說,不禁大怒,李如梅便要挺槍縱馬上前直取眼前的蒙古大漢。

李如柏素來老成持重,此時在一旁看得真切,對李如梅喊道:“五弟,不必近前與他廝殺,用你的金背弓招呼他。”

一句話點醒李如梅,他心中暗想幸虧有二哥在旁提醒,不然自己貿然上前,麵對這樣一個大漢確無必勝的把握,何不用金背弓料理了他好趕緊救回四哥,卻為何與這莽漢在此無謂糾纏,自己真是可笑至極。想到這,他一手取下斜挎的金背弓,一手自箭囊中摸出三支透甲箭,極為迅捷地連珠射出,三箭竟似同時射向忽日巴日的前心。

忽日巴日雖然魯莽且時而大發蠻性,卻並非愚鈍,一見李如梅在遠處馬背之上拈弓搭箭對準自己便知道不妙,忙彎腰自地上撿起了一個沙土袋護在自己的胸前。

這袋中裝滿了泥沙,且在攻城之前又澆了一遍水,按理阻擋住弓箭應是綽綽有餘,但李如梅自幼對弓箭情有獨鍾,不僅在兄弟幾人中射術最精,便是在整個遼東鐵騎中也是名列前茅,且李如梅慣常使用的是金背弓和透甲箭,這威力豈是尋常弓箭可比。

因此饒是這沙土袋厚實,卻也隻攔阻了兩支箭,另有一支透甲箭射穿了泥土袋,正好射中忽日巴日的左肋,疼得他重重地哼了一聲,隨後他扔掉了手中麻袋卻絲毫不退,急速向李如梅奔去,同時揮動手中鐵鏈向李如梅迎麵砸下。

李如梅萬料不到對方竟如此凶悍驍勇,稍一愣神一條鐵鏈已迎麵砸來,情急之間趕緊側頭躲過,然而胯下坐騎卻被鐵鏈抽個正著,偌大一匹戰馬竟被抽得轟然摔倒!李如梅也隨著被摔到地上,又滾出一丈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