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胤禛並沒有在宮外停留多久,大約過了兩個時辰他就回來了。
他帶回來了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好的那一半是太皇太後命數未盡,壞的那一半便是太皇太後隻剩兩年多的壽命了。
如今剛過完年,現在是康熙24年的正月。
而生死簿上顯示,太皇太後的壽數終於康熙二十六年十月。
雖然用凡人的方法好好照顧,能夠改變凡人的命數。但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畢竟有限,太皇太後的年紀又大了,就算照顧得再精心,也很難見到成效。
為了不讓康熙空歡喜一場,胤禛就沒有提這方麵的事。
他很清楚,就算自己不提,太皇太後也會得到這個時代最頂尖的醫護保障。
“罷了,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康熙揮手示意他退下,低著頭若有所思。
第二天一早,胤禛就收到了一則令他震驚的消息。
皇上要在交泰殿沐浴齋戒三日,為太皇太後請福。
所謂的請福,是古代封建迷信的一種。具體的操作方式就是,誠心地乞求上蒼,願意折損自己的壽命換取親人的健康。
祈禱過後,要帶著萬分的誠意書寫“福”字。如果祈福之人的心足夠誠,上天就會成全他的心願。
第二天胤禛用早膳的時候,才知道整個皇宮都在議論這件事。
他猛然想起,曆史上康熙似乎幹過這件事,還寫出了一個五福俱全的福字,原本沉屙在身的孝莊太後,身體立時好轉,到最後更是無疾而終。
不過,昨天他不是已經告訴康熙,太皇太後這次病的雖然凶險,卻性命無憂嗎
胤禛很難不懷疑,康熙是在借機自證天命,收攬人心。
他沉吟了片刻吩咐張保“你讓咱們東四所的人都不要議論這件事,順便去告訴你五爺、六爺和八爺,讓他們管好手底下的人,不要多嘴。”
“嗻。”張保領命而去。
張保離去之後,胤禛也沒胃口吃飯了,索性就擲了象牙筷子,讓人進來收拾了。
現在他的心裏很亂,一方麵他能夠理解康熙的做法,可另一方麵他又有些接受不了。
所幸沒過多久,黎嬤嬤就進來了。
“爺今日還要出去嗎”黎嬤嬤神情嚴肅的詢問。
胤禛搖了搖頭,“今日無事。”
於是,黎嬤嬤立刻就問“那二哥要不要看會兒書”
胤禛這才想起來,黎嬤嬤本是皇貴妃特意選出來給他啟蒙的。
不過,黎嬤嬤才到他身邊,他就跟著康熙去南巡了。
南巡回來之後,他又直接奉旨去了嶽陽,啟蒙的事全讓揆敘代勞了。離嬤嬤在東四所,反而成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原本躊躇滿誌的來了,卻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想來她心裏是十分忐忑的。
胤禛心下憐憫,也就順著她的意思說“那就勞煩嬤嬤替我取一本論語。”
黎嬤嬤暗暗鬆了口氣,不禁露出些喜色來,生怕胤禛反悔,急忙道“阿哥爺稍等,奴婢這就去。”
等她回來的時候,不但自己手裏拿了書,身後還跟著芳兒和玲兒,她們一個手裏抱著瑤琴,一個手裏捧著香爐。
黎嬤嬤又吩咐小太監,把一張書案抬到了院子裏,命靈兒把香爐放到書案一角,就讓芳兒在書案上撫琴。
而胤禛則是坐在離書案不遠的一張躺椅上。
香爐裏焚著清新的鬆柏香,芳兒彈奏著清零的音樂,一下子就把氛圍感拉得滿滿的。
胤禛就在這靜謐的環境裏,愜意地看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書。
或許是好久沒有體會過這種獨自品讀的靜謐了,胤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學生時代,心中頗有幾分懷念。
於是用過午點之後,他在黎嬤嬤的強烈要求下,在院子裏轉了幾圈後,就又捧起書看了起來。
等到快用晚膳的時候,八阿哥溜溜達達地過來了。
因為主子在專心讀書,東四所伺候的人也不敢弄出聲響,幹什麼都是靜悄悄的。八阿哥一進來,就覺得裏麵和外麵仿佛是兩個世界。
他抬手製止了要通報的奴才,躡手躡腳地走到胤禛身側,一把抽掉了他手中的論語。
“四哥好生愜意呀”
胤禛白了他一眼,沒告訴他因為家仙的存在,他踏進門的一瞬間,胤禛就發現了。
“我這是偷得浮生半日閑。哪裏比得上八弟,整日裏悠閑自在”
話說,清朝的皇子最悠閑的時光,也就剛出生的這幾年了。一旦過了五周歲生日,虛歲算是六歲的時候,就要進入康熙皇帝親自製定的魔鬼學習計劃中了。
八阿哥笑道“行了,不說這個了。你托我辦的事我已經辦成了,你可得好好犒勞犒勞我。”
他特意趕在這個點兒來,不就是為了蹭飯嗎
反正這幾天,禦膳房的奴才都會可著勁兒的巴結他四哥。他這個做弟弟的,蹭哥哥幾頓飯怎麼了
那些份例裏的菜,他早就吃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