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回神,對她露出一個勉強的笑容,“多謝表妹。”

也不知道,他謝的是表妹提醒她湯燙,還是表妹安撫他蔡家小少爺不會有事。

這會兒童腦子裏亂得很,一時想著,自家大兒子會如此命薄?一時又想著,會不會是那妖孽終於按耐不住了,要害他的孩子了?

有些念頭一旦升起,就很難再按耐下去。

秦川以最快的速度吃完了這頓飯,放下碗筷便起身道:“娘,表妹,我與那蔡家少爺蔡涉川也有些交情。如今他的兒子病成這樣,我若是不知道便也罷了,既然知道了,也不好不去看看。”

這話也算是解了秦母和柳姑娘的疑惑。

若是他和蔡家人有交情,擔憂蔡家的孩子也情有可原。那孩子都已經病成這樣了,便是不相幹的人也要惋惜兩句。

秦母忙道:“這是應該的,待會兒叫你表妹拿十兩銀子給你,你到縣城之後買點東西,到蔡家去看看。無論多少,也算是你的一份心意。”

其實,十兩銀子可一點都不少了。在他們村子裏,十兩銀子足夠一個五口之家十分富裕地過上一年。

不過考慮到縣城的物價,還有蔡家的豪富,秦母總覺得十兩銀子買的東西有些拿不出手。

但有多大頭就戴多大帽子,他們家的情況本就比蔡家差得遠,就算是打腫臉充胖子,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自己那點東西。

既然如此,索性就量力而行了。

柳姑娘聞言,急忙起身,“我這就去給表哥拿錢,再多拿點兒,表哥去了縣城可不要委屈了自己。”

秦母聞言,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自從秦川與柳姑娘的感情越來越好,秦母幹脆就把家裏的財務和賬本都交給柳姑娘打理了。

作為一個母親,她委屈誰都不會願意委屈自己兒子的。所以柳姑娘的話,正說到了她的心坎上,她心裏自然對這個兒媳婦越發滿意。

秦川心裏正亂,根本無暇答話,隻是匆匆點了點頭。

如今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在他家做客的黃九郎了。

家裏就他一個男丁,黃九郎又是他的客人。如今客人還沒走,他就要出去辦事了,說起來難免失禮。

“黃兄,你……”

“我當然是和你一起去了。”黃九郎目光堅定地看著他。

自從成仙之後,他就一直處於半隱居狀態。如今,他之所以願意一直處於人群之中,就是為了秦川。

他又知道秦川身上有劫數未過,自然不肯離開他半步。

秦川感激地衝他笑了笑,“黃兄,多謝你了。”

“我們是朋友,是兄弟,秦兄若是說謝,也就太見外了。”

“黃兄教訓的是,那就大恩不言謝。”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見黃九郎肯陪兒子一起去,秦母心裏就更放心了,對黃九郎千恩萬謝,又讓柳姑娘替黃九郎也收拾一份行李。

雖然黃九郎不需要,但為了讓秦母放心,他也是無有不應。

或許是有了黃九郎願意同往,秦川那聽到兒子的病情,就一直彷徨煩亂的心,立刻安定了許多。

既然黃九郎願意一起,去那就說明他是願意幫忙的。

黃九郎可是狐仙,凡人大夫治不好的病,難道狐仙還治不好嗎?

柳姑娘很快就拿著銀子和行李回來了,秦川再三叮囑母親和表妹要緊守門戶,把書童昭兒也留下來看家,和黃九郎一起出了門。

秦川邊走邊提議道:“路途遙遠,不如我們到三叔家裏去借輛牛車?”

“秦兄忘了我的本事了,何必舍近求遠呢?”黃九郎出言製止了他。

被他一提醒,秦川才恍然,“哦,對了,瞧我這腦子,一急就容易忘事。那黃兄稍等,我去拜托鄰裏照顧母親和表妹之後,咱們便一起去縣城。”

桃花村有一大半都是秦氏的本家,左鄰右舍更是與他們家沒出五服的近親。秦川每次出門,都會拜托他們照顧家裏的孤兒寡母。

秦川可是整個村裏最有出息的,能幫他的忙,左鄰右舍都十分積極。

等一切瑣事都料理妥當了之後,兩人找了一個僻靜之處,確定四下無人之後,黃九郎從袖口裏掏出四張黃符,與秦川分別綁在兩條腿上。

有了符咒加持,兩人行走的速度堪比健騾,不到半個時辰就趕到了縣城外。

眼見縣城已在望,兩人又找了個僻靜處,把黃符解了下來,光明正大地從正門進去了。

蔡家長孫病重的事,已經傳到桃花村去了,可想而知縣城之內是如何調沸沸揚揚。

根本就不用秦川刻意打聽,就能聽到許多關於蔡家求醫的事。

而且,縣城裏流傳的版本,更新速度更快,也更貼近事實。

“哎,聽說了嗎?蔡家那個長孫,據說是要不行了。”

“這有什麼奇怪的?一個幾歲的孩子,燒了這麼久,就算能治住,怕是也要燒成傻子咯。”

“風寒這病本來就不好治,也就蔡家豪富,舍得砸銀子用好藥材,才能拖了這麼久。”

“嗨,你們的消息都過時了。”

“怎麼說?”

“我二姨家的二小子,娶的是從蔡家放出來的丫鬟,據他所說,蔡家這小少爺根本就不是生病,而是中邪了。”

“中邪?”

“可不就是中邪嗎?風寒雖然不好治,但那是對咱們普通人家而言。蔡家家大業大的,什麼好藥才沒有?又有皇甫老先生這樣的神醫醫治,若真的是風寒,怎麼會治不好?”

“聽你這個一說,還真是。”

“那還有假?”

“…………”

這樣那樣的消息不停地傳入秦川和黃九郎耳中,這一條還不算最離譜的,卻是最讓秦川相信的。

黃九郎搖頭失笑:“以訛傳訛的事,真是古往今來都屢見不鮮。”

但他扭頭一看,卻見秦川滿臉凝重,一字一句道:“卻不一定都是以訛傳訛呢。”

——十有八-九,是那邪祟終於按耐不住,要害他的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