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16日下午6點多鍾,夕陽已經西斜。郫縣紅光業社的社長周桂林、副社長劉賢鬆,郫縣縣委書記劉致台和農村工作部部長潘兆清剛匆匆趕到社機耕道,毛澤東就下了轎車。握手的時候,毛
澤東沒有忘記讚美周圍的春色:“這裏是一片青枝綠葉啊!”
毛澤東一邊和大家在機耕道上慢慢地走著,一邊向幹部們問起生產情況。
一望無際的金黃色油菜花和綠色的麥田交織如毯,都江堰流過來的清水流淌在溝渠裏,的確令人心曠神怡。
一條小路伸向不遠處的一戶農家。“我們先看一戶人家好不好?”毛澤東側過身征詢社長們的意見。
“好!”社長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
屋裏沒有別人,隻有一位正患眼病的60多歲的老婆婆林賽華在家。她看見許多人簇擁著一個高大身軀的人進了門,以為是來了一位外省的大幹部。
毛澤東在堂屋坐下,學著用四川話對老婆婆說:“我們擺一擺好不好?”
接著他問起林賽華什麼時候入的社?一家幾口?有幾個勞動力?交多少公糧?賣多少統籌糧?一年分多少口糧?
說到口糧,毛澤東很關切地問:“口糧夠不夠吃?”
林賽華說:“夠吃。”
這時副社長劉賢鬆說:“去年平均每個社員分400多斤糧……”
毛澤東打斷他的話,對林賽華說:“他說的不算,你說,是不是真的夠吃?”
林賽華連忙道:“真的夠吃!”毛澤東這才滿意地笑了。
“你認不認得你們的社長?”毛澤東問。
“認得到。”林賽華轉身指著周桂林和劉賢鬆說:“這是我們的周社長,這是劉社長,我們社還有張社長,穆社長……”
“社長對你們好不好?”毛澤東很關心基層幹部在群眾中的形象。
“好。”林賽華笑著說,“我們的社長見人都是笑眯眯的。”大家在一邊聽了都樂得很。
毛澤東又換了話題:“你知不知道除‘四害’?”
“知道。我們是除‘七害’。”林賽華胸有成竹。
“七害?”毛澤東很感興趣地俯身向前要聽一聽。
林賽華掰著手指數道:麻雀,老鼠,蒼蠅,蚊子,跳蚤,臭蟲,偷油婆。
“為什麼要除‘七害’呢?”
“麻雀、老鼠要偷糧食吃,蚊子吸人血,蒼蠅腿杆上有細菌……”林賽華說得頭頭是道。
毛澤東問:“偷油婆呢?偷油婆有什麼害處?”
“偷油婆到處爬,它腳上也有細菌,它爬過的東西還留有臭氣,吃了要發嘔。”
毛澤東挺滿意地對林賽華說:“你還懂得科學知識呢!”
毛澤東站起身進了灶間,想看看偷油婆是什麼樣。打開碗櫃沒有發現,卻看見裏邊的碗筷收拾得幹淨整齊。他又到堂屋,問林賽華,能不能再看看你們的房間?
房間雖不大,但也整理得清潔整齊。毛澤東走出來,幽默地說:
“這家是地主還是富農啊?”
林賽華一本正經:“我們是貧農。”毛澤東和大家一起哈哈笑了。
毛澤東走出林賽華家後門不久,林賽華的媳婦就回來對她說,那是毛主席,毛主席來了。
“毛主席?剛才那是毛主席?”林賽華這才知道剛才同自己“擺”了半天的不是什麼外省幹部,而是像片上常見的毛主席。她緊忙三步兩步趕出屋去追毛主席。追上了,卻反而說不上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