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對古文及古建築的熱愛,柳如嫣在參觀的同時,觀察的也很仔細,她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
和其他地方古代豪宅一樣,汪山土庫裏所有的門窗、門台、踏階、柱基皆為一色的紅石。但這裏花樓重門、高梁粗柱和屋簷上無不鑲刻有“雙龍戲珠、丹鳳朝陽、獅子滾球、蜂蝶穿花、八仙過海”等圖案,精美之至,這些是其它古建築望塵莫及了,柳如嫣如獲至寶,不停地拍照。雖是精美無比,但柳如嫣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門楣石板上沒有刻任何文字圖案。
由於土庫的導遊員不多,他們這夥人是免費參觀,所以就沒有安排導遊,柳如嫣的疑問也就得不到解釋。
“姐夫,你到哪去了,你家鄉的景點,你有義務當導遊,怎麼失職了呢?”柳如嫣隻好打電話給李遠征,讓他為自己導遊解釋汪山土庫的奧妙。
“不好意思,我忘記了你是一個古文愛好者,對古文和古建築有濃厚的興趣,是姐夫不對,我們馬上回轉。”李遠征放下電話,望著尚悅梅聳聳肩,意思是說,我們給楊正剛創造機會,可偏偏柳如嫣意不在感情,而在這棟恢弘的建築上。
“那就回吧,這個正剛,怎麼不開竅呢,就是不知道把柔柔的注意力吸引過去,還要我們陪。”尚悅梅有些無奈地搖頭說。
“姐夫,為什麼這麼大的土庫內麵,門楣石板上都是光禿禿的,既沒有文字,也沒有圖案,這不符合曆代的建築呀?”柳如嫣指指其中一個門楣問。
“這個呀,很好解釋,這家的主人雖說的三個大紅頂子,卻都沒有登台拜相,他們的願望的要位極人臣,總理天下,這些空著的石板就是想等他們拜相之後補上,但事與願違,理想無法實現,空留這些遺憾。”李遠征的老家就在這棟豪宅的旁邊,從小就在這裏打仗玩耍,對土庫的結構和典故也是如數家珍。
“原來是這樣。”柳如嫣點點頭。
“我一路給你們講解吧,省得你問這問那。”李遠征來到管理處,要了個話筒,當起導遊來了。
“土庫的每一處設計都有其獨到之處。”李遠征邊說邊看。
“比如這回聲巷。”李遠征指著大家站著的地方,這是兩幢房之間都隔著一條巷子。
“這個巷子下麵埋有很多瓦缸,既可以聽到回聲又可以防火;進與進之間建有透巷,有意把房屋整體隔開,不能筆直到底,此舉是為了避嫌,因筆直到底據說是企圖稱帝之舉。”
“還有八尺巷,每幢房之間橫穿興建八尺巷,專供主人出門時轎子、馬車到住房門口接送。”李遠征帶著他們走進橫著的一條巷子,解釋說。
“還有,等會我們就可以到,土庫裏正房與廚房之間均有隔巷,且門不相對,以防出現火災相互蔓延。”
有了李遠征的解說,柳如嫣更加仔細的觀察土庫的每一處細節,驚喜地對土庫的每一塊匾牌,每一間住房,以及每個天井和下水道的走勢都進行仔細的觀察,最讓她不解的是,從土庫裏麵來看,整個水係都是從天井聚中後,通過天井中的陰溝流出,而陰溝一直隱藏在底下,找不到通向地麵的井蓋。
李遠征見柳如嫣時不時地望著地下和天井,就奇怪地問:“柔柔,難道地上有錢撿呀?人家遊客仰頭參觀,你卻一下仰頭,一下俯身,在尋找什麼呀?”他也跟著自己的妻子尚悅梅口裏叫著柳如嫣。
柳如嫣抬頭望了他一眼,像是問他,又像是自言自語:“土庫的地下水係是怎麼建設的呢?”
李遠征一聽,微笑道:“你也真是觀察入微,不簡單啦,其實汪山土庫的地下水道也是土庫的神奇之一,縱橫幾裏的大屋群,沒有一條明顯的水溝,一百多年來,土庫裏從來沒有因水溝堵塞而積水,也沒有因為雨大溝小而積水,並且,從原來破敗的接官廳的地麵挖掘的情況看,還這沒有發現水溝的走向分布,故汪山土庫的排水係統也是汪山土庫的神奇之一。”
“神奇?肯定有一定的方法,神奇隻是你們的宣傳,我相信這個下水道結構複雜,構思巧妙,到哪絕不會像你說的是個迷。”柳如嫣笑笑說,可能是自己提包提累了,也可能是有意為之,她伸手將自己隨身的提包塞給了楊正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