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8章 超讀書機器殺人事件(2 / 3)

“還可以啦。不過它寫了不少溢美之詞,我聽說這本《人手收藏家》的風評並不太好。”

“噢,這個啊,因為我將評價模式設成了‘阿諛奉承’模式。”

“阿諛奉承?”

“請您看這裏。”黃泉指著操作麵板。

門馬仔細一看,麵板上有一塊“評價模式”,並排著五個按鈕,由上而下依序是“阿諛奉承”、“花言巧語”、“誠樸篤實”、“犀利毒舌”、“尖酸刻薄”。

“它能像這樣切換五個不同等級的書評語氣。若覺得寫出來的書評有點言過於實,改成‘花言巧語’或‘誠樸篤實’就行了。在‘誠樸篤實’模式下,主要是不痛不癢地介紹基本劇情。”

門馬心想,那就和我平常在做的工作一樣。

“那,你讓它用‘尖酸刻薄’模式寫寫看《人手收藏家》的書評。”

“好的。”

黃泉按下“尖酸刻薄”的按鈕,讓它開始撰寫書評。

過沒多久完成的書評如下。

三年前以《哄堂大笑的一群豬》躋身文壇的牛飼源八,其新書《人手收藏家》是一部裏著心理懸疑小說外衣的爛小說。出現一堆屍體是這種小說的常規,我們姑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砍斷手腕,留在下一名被害者身邊的手法卻了無新意,手腕上留著“Lesson

1Thisis

a

pen.”這種訊息,應該會惹得四十多歲讀者放聲大笑吧。

明明是接連發生的連續命案,但包括主角變態犯罪專家岩槻、配角鑒識課人員及犯罪心理搜查官都隻是繡花枕頭三腳貓,他們的動作總是慢犯人一步,實在令讀者捏一把冷汗。故事後盤突然出現岩槻的女兒過去遇害的命案與本案之間的關連,顯得既突兀又牽強。最後的解謎也是千篇一律,這是一本讓人想叫出版社退錢的大爛書。

門馬看了一驚。這又是天差地遠的另一種評法,他自己怎樣也無法寫得這麼毒辣。

“這種書評不怕得罪人嗎。”

“嗯,實際上除了極少數的例子,我想是不會用到‘尖酸刻薄’模式。”

門馬心想,那大概是打算反向操作,借著尖刻的評論將書籍炒作為熱門話題的時候吧。

“呃,這樣您覺得如何?”黃泉又開始搓揉雙手。“我想經過以上的介紹,您應該大致理解自動書評撰寫機的性能了。”

“是啊。”門馬雙臂環胸。

其實他心裏早就決定要買這台機器了,不過還不知道價錢多少,要是對方獅子大開口,他可吃不消。

黃泉盯著他的臉直瞧。

“我先前說過,這次上門來是想請老師試用並提出參考意見,所以您完全不用付錢。”

“咦,這樣啊?免費的意思嗎?”

“是的。”黃泉低頭行禮。“您意下如何?願意試用看看嗎?”

“這個嘛,既然你都這麼說了,我也不好意思拒絕。那,我就試用看看吧。”

“那真是太好了。非常感謝您。”

說完之後,黃泉拿出幾份契約書請門馬簽名。門馬仔細閱讀契約書內容,看來不是詐騙。

“那麼下個月我在等們詢問您的寶貴意見。”說完,黃泉就回去了。

門馬靠近機器,撫摸它的表麵。

得到個方便的東西!

絕處逢生就是這麼回事,這下就能解決截稿期近在眼前的工作了。

他拿起猿田小文吾的《青足河童》,打開機器的門,將書放進去後關上門,目光移向操作麵板。

他將評價模式設定成“阿諛奉承”,按下按鈕。機器馬上開始叭啦叭啦地翻頁。

十分鍾左右後,完成了以下的書評。

前年以《赤顏鬼》榮獲日本驚悚小說大獎的猿田小文吾,是文壇公認的重量級明日之星。特別是他在民俗學方麵的造詣之深,不禁令人讚歎這居然是新人寫出的作品。雖然故事劇情簡單,但或許就是這樣才能襯托彰顯出主題。部分人士指出書中對於人性刻畫不夠深入,但為了準確地描寫命案,並將這個涵義深遠的主題傳達給讀者,或許作者刻意模糊角色才是正確的做法。

《青足河童》(金潮社出版)是這名重量級新人的最新作品,我滿心期待地捧書而讀,內容不僅沒有辜負我的期望,更帶給我遠勝期望的感動。

這次的故事背景在一個流傳河童傳說的小山村,傳說的內容是汙染河津川的人會被河童殺害。

有一天,村裏望族恩田家的長男回到村子。他在二十五年前離開村落,現在成了一名青年實業家。他的目標是開發該地區,打造一座大型遊樂園。為了對抗環保團體,他一一地收買了村裏的重要人士。

讀到這裏,我就確信這是一部傑作。前作是赤鬼傳說,本作則是河童傳說,我對這位作者肚裏深厚的墨水功力簡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而且故事乍看之下是個古樸傳統的世界,作者卻添加了青年實業家的野心這個極具現代感的設定,讓人不得不承認作者的描寫重點拿捏得恰到好處。

光是以上說的都分就足以構成一本小說,但本作的驚人之處還不止於此。之後村人竟然發現了青年實業家溺死的屍體,不可思議的是他的雙腿被塗成了藍色,從這裏開始與河童傳說扯上了關係。

下一個被害者是一名叫江尻祐子的女醫生,她也是河童傳說的犧牲者。然而她卻是站在反對開發村子的立場。錯綜複雜的謎團、步步進逼的恐懼感,就在村裏人人自危時,一名男子來到了村中,他是醫學博士田之倉伸介,也是祐子的情人。

讀到這裏,說不定有讀者會發現劇情和前作《赤顏鬼》類似。《青足河童》中確實沿用了許多前作的長處,然而,那可說是因為作者對這種創作風格具有強烈的自信。如果是缺乏天分的作者,一定會受限於舊框架,但猿田卻不是如此,這僅是他出道以來的第二部作品,他就確立了自己的創作風格。

這次的小說主題依舊是自然與科學並存,這是多麼深奧、多麼宏大的主題啊!有些作者之所以每部作品都換一個主題,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沒有自信。猿田是屬於那種勇往直前,走在自己相信的道路上的作者類型。

此外,更令人佩服的事寫入不明傳染病這個段落的創意。作者加入這一點使得作品的深度大增,乍看之下是個與內容毫無關係的篇章,到了故事尾聲卻具有重大意義,我隻能對作者的高超技巧脫帽致敬。

作者對其擅長領域民俗學相關的描述依舊精辟入理,隻要讀完這本書,讀者肯定能夠學到相當多的民俗學知識。

而作者可以模糊角色的手法在本作中也見成效,拜作者的體貼之賜,讀者不用耗費精神在與推理劇情無關的角色身上,至少這是體恤讀者的結果。書中有許多獨特的措詞,這也可說是作者的個人風格吧。

小說最後揭露了誰都意想不到的犯人,我確信沒有讀者看了這本書不會感到驚豔。

猿田小文吾出道沒多久,就已站在推理小說界的金字塔頂端。

3

當門馬在沙發上睡午覺時,電話鈴聲響起。他慢吞吞地起身,打著哈欠接起電話。“您好,我是門馬。”

“啊,門馬先生嗎?我是《小說金潮》的江本。”

“哎呀,你好。我剛才把原稿用電子郵件寄出去了,你已經讀過了嗎?”

門馬撿起一本掉在腳邊的書。那是女作家貓塚誌乃寫的恐怖小說《浪子之夜》,江本請門馬替這本書寫書評。其實門馬原本打算這次自己看書寫書評,但光看了幾頁楔子就令他昏昏欲睡,結果又將工作交給了自動書評撰寫機。

拜這項新武器所賜,門馬的書評產量大幅提升。就算他自己沒有讀書也能知道故事概要,連書評都能替他寫好,書評產量大增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他特別常用“阿諛奉承”模式,因為看在各種交情上,再無聊的書也得大肆讚揚。

隻要交給自動書評撰寫機,“脫離現實的詭計”也會變成“充滿幻想的手法”,而“不會刻畫人性”也能變成“巧妙地隱藏角色本性”。像這一類的換句好話說,人總會因為不好意思而寫不出來,但機器到底是機器,輕易就能寫出天花亂墜的溢美之詞。

門馬發現自己已經不能沒有它了。

“我拜讀過了。不過,這稿子有點問題……”江本的話說得吞吞吐吐。

“有什麼問題?”

“嗯,呃,門馬先生看過本周的《文福周刊》了嗎?”

“《文福周刊》?不,我還沒看。怎麼了嗎?”

“您知道那本雜誌裏有一個推理小說書評專欄吧?”

“嗯,友引傳介在寫的那個吧。”

友引是一名年輕的推理小說評論家,門馬和他也算有往來,交情倒不算特別親密,但在宴會上遇見了總會打聲招呼。

“事情是這樣的,友引先生在本周的專欄裏寫了《浪子之夜》的書評。”

“噢,這樣啊。”

貓塚誌乃的前一本書大賣,是時下備受矚目的作家。她一出新書,各家雜誌想要刊登書評是理所當然的事。這種情況下對月刊很不利,無論再怎麼趕,距離下次出刊都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所以經常會在這段時間內被周刊雜誌搶先一步。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熱門作品總是會被許多雜誌報導,我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啊。”門馬不以為意地說。

“不,嗯,友引先生寫《浪子之夜》的書評這件事本身的確是無所謂,問題是它的內容。呃……,我想這可能是個誤會,友引先生寫的書評和門馬先生剛才寄來的原稿內容完全一模一樣。”

“咦?”門馬的聲音岔了氣。“一模一樣……,是指寫的內容一樣嗎?而不是類似?”

“是一模一樣。一字一句,連句點、逗點的位置都一樣,我實在想不出來這情況是怎麼一回事。”

門馬無言以對,他想到的可能性隻有一個。

“總之我先把友引先生的書評傳真過去吧。”

“嗯,好啊。你傳過來。”

門馬掛上電話,他的腋下直冒汗。

幾分鍾後書評傳真過來了。門馬看了那篇書評,發出低吟。確實和他剛才寄給《小說金潮》的分毫不差。

友引這個混蛋。

友引傳介肯定也有自動書評撰寫機。

他一定也大量使用那台機器來工作。這麼說來,門馬想起友引最近的書評產量好像的確增加了。門馬重重踢了沙發一腳,真是不知廉恥的家夥,年紀輕輕就會投機取巧。

不久,電話再度響起。是江本打來的。

“我知道原因了,是我的疏失。”門馬開朗地說,“最近我連別人寫的書評也會保存下來做資料。仔細想了一下,我也已經將友引這篇書評存檔了,看來是我誤將這篇書評當作自己的原稿寄過去給你了。不好意思,造成你的困擾。”

“什麼啊,原來是這麼回事。那,的確有另外一篇門馬先生寫的原稿囉?”

“當然有啊。我等一下馬上給你。”

“聽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我就在想一定是你寄錯了。”

“對了,那我順便跟你確認一下,《浪子之夜》的書評我可以隨性寫吧?不用一定要讚美吧?”

“那倒是無妨。門馬先生大概不太看好這本書,不過友引先生可是讚不絕口。”

那是因為友引將自動書評撰寫機的評價模式設成了“阿諛奉承”。

然而門馬卻不能使用相同的模式。

“雖然對貓塚小姐不好意思,但是我會寫得辛辣一點,沒關係吧?”

“好的,您決定怎麼寫都行。”

掛上電話後,門馬立即將《浪子之夜》放進自動書評撰寫機,把評價模式設定成“犀利毒舌”。這份工作幾分鍾後就完成了,門馬立刻將它傳真到《小說金潮》編輯部。

“原稿已經收到了。”江本收到傳真後,以輕鬆的口吻打電話來。“哎呀,我覺得真是有趣。相同的一本書,由不同的人來讀竟然會差這麼多。友引先生評為精妙絕倫的段落,卻被門馬先生視為太過老套;而友引先生覺得內容緊湊的特點,在門馬先生的筆下卻成了囉嗦冗長。真是讓我長了許多知識。”

門馬真想說我又何嚐不是,但他忍了下來。

4

門馬開始使用自動書評撰寫機一個月後,黃泉滿臉笑容地現身。

“使用起來感覺如何呢?”

“機器是不錯,但卻發生了令我很頭痛的事情。”

“哈哈,這話怎麼說?”

“我問你,你也給了其他評論家這台機器吧?像是友引傳介大安良吉。”

“啊,您真清楚。”黃泉搔著頭傻笑。

“這並不好笑。拜你所賜,當我們剛好寫到同一本的書評時,其中一方便不得不改變模式,所以我們必須經常確認彼此的書評,麻煩得要命!”

不用說,友引和大安他們應該也知道門馬使用了自動書評撰寫機,辛苦的程度大概和他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