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已經是七月,距離雲南集訓時間已經過了半年,國家隊的第三次集訓,也就是最後一次集訓已經開始。半年前我來到這所學校,開始我教學的生涯,比起以前的工作,老師的工作是簡單而平靜的,每天要做的就是上課、備課、批改作業。這樣的生活讓我覺得很快樂,每天麵對的隻是雖然功課繁重但是仍舊是一臉純真的初中生,就連我自己也覺得好像變得年輕了。
世界杯外圍賽開賽在即,隨著金寧的回歸和守門員宋瑋的入選,父親心中的主力陣容已經浮出水麵,接下來的一係列的熱身賽將是考驗和觀察隊員,磨練陣容的最後機會。國家隊的集訓引來了大批的球迷,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風塵仆仆的來到這裏,為的隻是見一見自己心中的偶像。袁可口中的守門員就是這一次入選大名單的上海籍守門員宋瑋,他也是父親的弟子,比陸鑫小兩歲,我以前並沒有見過他,隻是曾經聽說父親說起過,他是一個喜歡嚐試新鮮事物,性格堅強果斷的年輕人,原本他早就該入選,隻是他的傷影響了他的發揮,於是在國家隊大門即將關閉的時候,父親給了他最後的機會。
我看了一眼袁可,低下頭去繼續批改學生交上來的作文,她這個人總是喜歡和王老師唱反調,我看這次劉璐組織全班的計劃的幕後主謀一定就是她。但是王老師聽了袁可的話似乎火氣更大了,“長的帥有什麼用,一點文化都沒有,除了會踢球,他們還會幹什麼!”
王老師越說越氣,好像是凡是和國家隊有關的人都是十惡不赦一樣。
“哎我說王老師,踢球也是門學問哪,就和你講課一樣,都是技術活。沒個十年的工夫,可混不出名堂來。”
看著王老師氣衝衝的樣子,袁可還是那副“你生氣和我無關”的表情。她伸手敲敲我的桌子,好像是發現了什麼好玩的事情一樣對我說:”不然我們這周末也去看看啊,四年才那麼一次,應該挺好玩的吧?”
王老師白了袁可一眼,坐下來開始寫她的教案。
一旁原本不敢吭聲的幾個老師都圍過來,開始“瓜分”那些王老師收繳上來的雜誌。不時地還聚在一起交頭接耳一番。
“去不去啊?”
袁可繼續“糾纏”我,把手死死按在本子上,不許我批改作文。
“去……”
我想到周末去看看爸爸也不錯,於是點頭答應了她,一邊拿開她按在作文本上的手,也像王老師那樣白了她一眼,“這麼大個人了還喜歡小孩子喜歡的玩意兒。”
其實我要感謝袁可,是她的一時興起,讓我認識了宋瑋,這個比金寧果斷比遠風平和的男子,教會我如何去勇敢的麵對自己的未來,教我學會選擇,時光交錯重疊,在對與錯,成功與失敗的背後,我看到了比愛戀,比夢想更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奉獻與犧牲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