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之後,蕭寶珠生活豐富多彩起來。
有時候去裁縫店找巧娘子,兩人也不說話,就坐在院子裏看巧娘繡花。
繡線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細若蛛絲。四針同秀,十指芊芊上下飛舞,像在彈鋼琴,有自己的節奏與韻律,她心外無物沉浸在藝術的海洋裏,整個人閃閃發光,看得出來巧娘很享受刺繡,從內到外散發著愉悅的氣息。
一幅蘭花圖緩緩成型,仿佛能聞到花香,花葉隨風搖曳,引來蝴蝶偏偏。繡布就是一個世界,而這朵君子蘭就生活在那個世界裏,有著自己的靈魂和生命。
這神乎其技讓蕭寶珠歎為觀止!數次控製不住手,想去試試那是不是真花。
她試探著繡一塊君子蘭手帕,最後十個指頭都是針眼,蘭花也歪歪扭扭絞成一坨,巧娘實在看不過眼,幫她繡了隻貓。
蕭寶珠拿著手帕,看著那憨態可掬的貓本來很開心,後來看到它,就想起小老虎,心裏不得勁,便成了壓箱底。
繡花不行,倒是學會了裁剪衣裳。自個裁剪了兩身內衣,雖然針腳粗大了點,也湊合著穿了。
自發現看不清巧娘雙手動作起,蕭寶珠便總是選擇下雪的時候練箭,紛飛的雪阻撓視線,卻能鍛煉她更集中注意力。
也會去捕捉空中的雪花,一開始眼睛很難跟上,雪花飛舞的速度。後來很難分辨,無數交叉飛舞的雪花,哪一片是自己的目標。
雪花從出現在視線裏,到落地時間很短,眼睛跟上後腦子也跟不上。
要在一刹那間眼睛看到,腦子反應過來,再命令手中的箭跟上,而不是靠條件反射,這大大提高了命中的難度。
為了提升技藝,無所不用其極,甚至練過字的紙,撕成碎片撒到空中,去射心中定下的那一個字。
有時候整理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拚命的回憶,曾經看過的書、電視、報紙等,生活中無意識間接觸的,與糧食相關的信息,都從腦子裏扒拉出來。
這個過程非常痛苦,十分讓人抓狂。就像看到一道似曾相識的數學題,無論如何也解不出來,這比你完全沒學過,所以不會還要痛苦。
偶爾想要放棄,可是沈從文決定,參加明年二月的縣試,考童生。
時間很緊張,學習非常瘋魔。蕭寶紙被氣氛影響,也使勁折騰自己。
同伴都在進步,就自己還在原地踏步,會讓她焦慮。
有時壓力太大,會特地邀請菜老大、光頭強上門打架發泄。
有時因為一點小事,朝沈從文大吼大叫。她想控製,可在發泄前,腦子裏完全沒有別的東西。
隻有待這一段極端情緒過去後,她又覺得自己脾氣發得莫名其妙,愧疚、後悔盈滿心間。像個做錯事的小孩,無助的呼喊沈西和的名字,向他求助。
每當這時,沈從文總是會停下手中一切事情,伸手抱住蕭寶珠,輕輕拍她的肩膀,安慰並告訴她,沒事,自己永遠都在。
蕭寶珠不知道,沈從文對自己性格缺陷有什麼看法。但她卻像是天生就會得寸進尺,一次次情緒失控,也試探著沈從文的態度。
她想,但凡他表現出一點反感、厭惡,自己哪怕一時受傷也要保持距離。
慢慢的她發現一些平時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他一直用一種無聲無息的方式,縱容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