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運會在22號,周五開幕,天氣談不上頂好的“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但也是遮住太陽的同時,沒有讓人感到明顯的濕熱、煩躁。確實適合大型戶外運動的開展……
話說之前光是憑空想象,要回想起學校開運動會的幾個關鍵流程,一時還真有點懵?這時也不願說自己犯二,隻有真正走了過場,才會發現省略了哪些步驟。
沒有學生統一跳的廣播體操了……話說記得小時候看DVD學廣播操時,後麵是有“大哥哥”、“大姐姐”跳操,名字也跟我當時、大學之前做的幾套操都不一樣——大概就是到了大學教的東西吧……
然後目前為止還沒有教,所以校運會開幕式也沒有“團體廣播操比賽”的項目……想想也能理解,十來個學院,學院還分幾個係,這麼一比,先不談審美疲勞的問題,正式比賽肯定不能兩天結束。
然後是合唱校歌……話說我的中學,初高中六年是共用一首歌,方便是真方便,我也挺感激,但這玩意兒一碼歸一碼,歌詞寫得……也太樸實了叭?
高中部一些景觀的名字、校訓精神……光是這些就占了校歌的一半,也不知是學校照顧我們,方便記憶,然後各種活動中可以快速合唱,還是旋律、音高、技巧,聲樂各方麵偏容易,感覺歌詞從喉嚨中蹦出來……
“有點哈茲卡西?”用我唱流行歌曲的方式唱這種歌,我是拒絕的,雖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少數充滿活力的廣播操領隊,被主席台上的“無良攝影師”拍下來傳到視頻網,被網友一傳十十傳百——莫名火起來,但我本身就有隱隱的排斥感——對母校有基礎往上的認同感,網上有不實的黑料髒水,會覺得憤慨,會去發動態反駁(雖然這種駁斥也傳不到噴子那邊),但有些在我看來無腦的行為,我……會隨大流,但心裏膈應。
你們說我這種觀念是不是也是造成我高考失利——熱情不夠單純的一個原因?(官方吐槽:都過去快一年了,還啥負麵影響都往那兒湊啊……)
“廣播體操……有太極拳了應該不會讓我們整這個,目前大多數學生認知裏浪費青春,和在領導麵前跳有點社死的感覺。”但校歌應該要會唱的。
現在校運會不唱,不久後還有軍訓,那時還不會,就真有點丟人了……
“話說這校歌直接叫《江南大學校歌》就已經丟人了好吧!”想想之前中學時期的校歌還是《做有責任的中國人》呢,大學校歌,檔次還高了一級,就是不動腦筋,照搬一下《大學》的“篤學尚行,止於至善”——拿校訓照搬一下也好啊!
體育課或周末學院另行組織教學,目前都還沒學這首歌,但我不久前在網上聽過原版……男女分聲部合唱,女生音比男生略高一些,而且原唱用的是偏美聲的唱法。
如果要求是把整首校歌唱完,那音最高點在歌的最後一句男女合唱,女生的“走向明天輝煌”,而我覺得小黃同學在不久後的歌唱比賽中,提出的“男生降調顯聲部差異”,跟校歌的男生聲部有相似之處啊。
“本來一聽就是偏胸腔共鳴,副歌的‘擔當社會重任’,低得比我唱《聽,是誰在唱歌》的降調黃韻玲部分還難受。”當時試了兩遍就沒有把它練熟、以後正式集體練習的時候,讓同係、甚至同院同級的米娜桑刮目相看——這種想法了……
嗯,這樣心裏念叨那些有的沒的,就能避開校領導講話的“魔音貫耳”——雖然不是噪音汙染,但的確是無聊到讓人昏昏欲睡。
各學院有各學院的地盤,輔導員、副班領我們守好自己的地盤,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我們學院在體育方麵不算強項,參加的人數不多,以往也少有能攬下很多高名次,再者上學期的院運會,各班還是各自為戰的,今年就得一致對外。
“多少有點不適應?”
興奮度本就不高,還得寫“成噸”的廢稿——從院級擴大到校級,通訊稿、加油稿想都不用想,大頭肯定是人文學院、師範類的專業的,其他專業的被選中讀出來,最後報個名字,讓學院的人對你來個注目禮,虛榮心小小滿足一下……
但這種比例,也能算“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吧?尤其經曆過院運會,知道主席台上報幕的,就是對應級別的主持團成員,而且……通訊稿?
不明目張膽整自己班人的稿子念,還幾張幾張連號念——這種程度的小特權,別人挑不出啥毛病好吧?何況校運會學院多多的,班級為單位的稿件都會被稀釋很多,校主持團的人坐著報幕讀稿的位置,偏袒自己學院yi點,那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抱怨聲才這麼重啊……”吃力不討好嘛,誰願意做這種連小小精神滿足感都大概率得不到——時間收益比嚴重不足的活計呢?“不如裝憨睡覺,養點精神等冬陽出場喊兩聲加油。”這是來自劉文璋的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