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文嶽霖的不歸路(1 / 2)

“然後呢?然後呢?”

酒樓裏的人聽得熱血沸騰,連連催促著說書先生講接下來的事情。

北蠻鐵騎曾經長驅直入到關內道,差點兵臨城下,逼得宣德帝差點禦駕親征,多虧了一代名臣餘遷力挽狂瀾。

這之後,大周修正了第三任文景帝以後重文輕武的趨勢,武將的地位提升,軍餉也能得到基本的滿足,這才讓大周的四方邊疆安穩下來。

然而盡管當初的北伐大獲全勝,北蠻鐵騎卻因戰力出眾,個人英勇善戰,始終是傳說中以一敵百的存在。

董昌為了對抗北蠻鐵騎,一手打造出大周第一支重騎兵及悍勇無敵的赤風軍,最終能打到北蠻皇城,也是抓住了北蠻內部分崩離析的契機。

單打獨鬥,大周從未真正贏過北蠻。

而這一次,在正麵對抗的戰場上,大周未來的太子妃,即將母儀天下的穆歆,居然親自上戰場,還一舉在亂軍中割下了北蠻主帥的頭顱。

此等驚世駭俗的行為。

實在是。

實在是大快人心啊!

說書先生看著疊成小山的賞銀銅板,心裏樂開了花,麵上故作高深地擺手:“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明日酉時,小老兒在此靜候各位老少爺們。”

全場頓時喝起善意的倒彩,熟客們都知道說書先生的套路,並不會強求。

少數有門道的世家子弟,已經提前得知了赤風軍與慕容離對上後的故事,也不急於刨了說書先生的包袱。

畢竟是人吃飯的營生,能把寥寥百餘字,說得跌宕起伏,趣味橫生,也是人混飯吃的本事。

慕容離代表北蠻,與大周簽訂了從屬國的協議,割讓邊境十三個城鎮。

而大周付出的,是新麥種。

穆歆承諾了北蠻皇帝,未來十年內,北蠻人自己可以種出畝產翻倍的小麥和水稻,養活境內所有人。

北蠻皇帝將信將疑,卻沒有更多的選擇。

赤風軍已然兵臨城下,又有慕容離這個內賊作祟,也容不得其他權貴反對。

大周對此自然是毫無異議,打仗要消耗的糧草,遠比北蠻需要的麥種、稻種加起來都要多。

褚承澤更是舉賢不避親,封了穆歆為寧遠大將軍,官拜一品。

滿朝文武已經對穆歆心悅誠服,別說大將軍,就是封侯拜相都是應當的。

周圍的酒客們喝到正酣,熱烈地開始分享起各自聽到的傳聞,越說越離奇,穆歆從蓮花仙子下凡到秋神顯靈,最後定格為武神轉身。

傳說中菩提祖師的七十二變都沒有穆歆的神通大。

在場唯一笑不出來的,隻有文嶽霖。

就連西域商隊的幾個人,都被逗得前仰後俯。別的不說,這些年來北蠻那些真正的野蠻人,沒少欺淩想要開拓商路的西域商販。

如今被大周收拾了,他們隻覺得出了一口惡氣,別說幸災樂禍了,也就是相隔太遠,否則必定要落井下石。

反而是大周的出逃王妃文嶽霖,越聽越心涼,四肢百骸都泛起涼氣。

就算隻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文嶽霖都向滿天神佛,祈求過穆歆能死在北蠻,永遠回不來。

可惜奢望就是奢望。

文嶽霖在聽到穆歆激流勇退,將戰功讓給赤風軍,已經在返京的路上後,遞了個眼神給假夫君:

現在,必須馬上離開大周。

文嶽霖早就認識到穆歆絕非一般人,但自去年以來,一介女子能達到的高度,一次次突破了她的想象。

重活一世,文嶽霖為了報仇謀劃多年,幾乎送走了所有仇人。

然而千不該萬不該,與穆歆結成死仇。

可惜後悔已經晚了,文嶽霖心知肚明,若是繼續留在大周,再無活路。

在利用褚承瑞的計劃也宣告失敗後,文嶽霖哪怕已經遠離京城千裏,仍舊夜不能寐,輾轉反側倒推過一萬回。

她不甘心,又無能為力。

培養的心腹丫鬟,僅剩的嫡親大哥,還有彼此承諾過不離不棄的夫君褚承佑。

文嶽霖能放棄的,已經全部放棄了,卻不知道到達西域後,還可以與蘭映一起做什麼。

原先在京城時,文嶽霖被困在靖安郡王府,還沒有太多感觸。

一路西行,聽著百姓對穆歆歌功頌德,甚至有不少地方開始建立生祠,要世世代代供奉讓百萬農戶不再挨餓的活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