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第九章夏日宴陳國來使(1 / 2)

自那日城牆送別公子蠻,姬少一連數日人都懨懨的,成日手裏抱著一本策論不撒手的歪在宮中,也不知在想些什麼,環佩見了也不好多說什麼,隻是常坐在一旁七角屏風邊的玉階上陪著,

如今雖已入夏,殿中因有冰扇風輪得以納涼,絲絲涼意襲來,卻並不顯悶熱。

又是一年田獵季,《左傳》中記載“春冤、夏苗、秋、冬狩,皆於農隙以講武事也。”作為軍事性的田獵活動,大多行陳整齊,且聲勢浩大,往年這個時候,各國王宮裏都要舉行盛大的戶外田獵活動,這種活動也作為各國君王作為校閱軍隊的一種手段,有些諸侯國君,常通過田獵角逐以考校諸公子,挑選武士。

這種男子聚集,田野角逐的活動,按理說姬少身為女子又是公主,身份不同一些,是不好參加的,可姬蘭一直酷愛田獵,有意培養姬少一些馬上功夫,也有意讓姬少多見世麵,所以往年田獵都是帶著姬少一同去的,前兩日姚子來宮中看望姬少,見她神色不好,狀態懶懶的,心下明白因由

笑道:“過幾日便是夏獵時節了,聽你父王說起今年夏獵又與往年不同些,往年隻是由我們國中親族公卿大夫自己熱鬧熱鬧便罷了,恰逢今年裏陳國王上派遣使臣前來送上夏禮,以報去歲水災,我們鄭國開放糧倉相助的善舉。又恰逢周王室的姬瑁公子如今正在鄭國遊曆,你父王便一起都請了來,好生熱鬧一番”

姬少心中微動,真就如此巧合?陳國選擇此刻前來送禮看似無可厚非,可細想來其中大有文章,陳國與鄭國曆來交好,早在先祖鄭昭公時,王後姬閔就是陳桓公嫡女。

當年昭公還是太子時齊禧侯想將自己的文薑公主嫁與召公,可當時的招公心存淩雲之誌,認為當時鄭國國力不足,並不想靠高攀齊國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故而留下“齊大非偶”四字,婉拒齊國,而後選擇了國力相當的陳國聯姻,傲然風骨被後世人傳揚。後世祖父鄭文公也迎娶了陳國媯為後,生太子華,鄭陳兩國關係越加穩固,隻是好景不長。

媯後去世後,公子華漸失文公寵愛,反心漸起,最後,為君權,公子華決定孤注一擲,起兵弑父。不過,被文公提前窺破,先下手為強,親手將公子華絞殺。之後,文公又以“莫須有”的罪名,先後殺公子臧、子士二子,子俞彌早死,眾公子中唯剩子瑕一人,其餘兒子紛紛亡命他國,自己的父王公子蘭也是於那時出逃晉國為質。

經此一事,陳鄭兩國間雖不說明,卻多少生了嫌隙,但去歲陳國水災,姬蘭顧及盟約已久,交好數代,並沒有袖手旁觀,仍願施以援手慷慨相助,如今陳國派遣使臣前來,大有重修舊好之意。

陳國使者此番來鄭,應為和親……

鄭國許田王家獵苑————

鄭穆公姬蘭手持寒鐵彎弩,身下通體雪白伏虎戰馬,右手擎獵鷹,頭戴鹿皮絨帽,身披墨黑錦裘,一身褐色獵裝,氣宇軒昂,何等威武,此刻正縱馬飛奔於林中與眾公子,心腹大臣共同追逐一頭麋鹿,《吳越春秋》中《彈歌》所載“斷竹,續竹,飛土,逐肉”,短短八字間,便將此刻眾君林場圍獵群起逐鹿的盛況躍然於紙上,好一副氣勢恢弘的春秋田獵圖卷!

許田林木茂密,獐鹿成群,是個天然的圍獵場地。鄭穆公繼位後,更佳看中田獵,並在此築有一高台,登台可望許田全景,其上建有亭閣,以觀圍獵盛況,稱為射鹿台

射鹿台上,姬少身著鵝黃織浮雲闊袖雪紗輕踞,為遮日光,外披月白風清罩衫,發間一把子點翠珠飾,著同色翡翠鐲子,襯的人越發嬌軟,手持團扇,飛速的搖著,一邊不禁探著身子向林場望去,眉頭緊蹙,好似很為戰況焦心。

一旁的環佩好久不見姬少這般顯露真性情,不禁為姬少高興,想著主子如今終於能開懷些,不再那般成日憂思了。

“嗖,嗖,嗖”,隨著林場內,公子夷側身而射三連弩,麋鹿應聲搶地,“公子威武!”“公子威武!”

霎時間獵場內外叫好聲不絕於耳…

鄭穆公也頗為滿意的看著眼前的這個兒子,道“子夷精於射,不遜於孤當年”

“父王誇獎了,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兒臣不才,於禮樂之道不甚嫻熟,日後丁當勤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