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桃平的心情的確是有點失落的。他知道:十六七歲的人的血不光是熱的,還是沸騰的。他們願意用他們的鮮血去澆灌屬於他們自己理想,就算吃些苦頭也是值得的;他自己也是這樣的熱血青年,也是有理想的,他的理想便是先在三中把書念好,爭取將來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再找份兒體麵點的工作,不再像自己的祖上一樣,整日地麵朝黃土背朝天,泥裏來雨裏去,一年到頭卻吃不到幾頓飽飯。

雖然這個理想的種子是他的父親給他埋下的,他是為了實現他自己的願望。但它已經在桃平的心中生根發芽了、成長了,而且很繁盛,已經無法剪掉了,它可能會跟從他一輩子。

桃平當然希望它繼續地生長下去,最好長成參天大樹。

它也應該繼續地生長下去。

可是,它停止了,是被迫的。

這對他來說是殘酷的,對它來說也是殘酷的。

人總有一種希冀:如果發生了好事,就希望這事兒跟自己有關,就希望它繼續發生,永遠也不要結束,哪怕一刻也好;如果發生了壞事,就希望這事兒跟自己無關,就希望它趕緊結束,哪怕一刻也不要。

父親的突然離世、不得不退學、從此不能見到好友海風,這些都發生了。他多麼希望這就是一場夢境呀!

漫長的五天結束了。桃平還在等海風的回信。

世明居然上門來了。

進門就說:“貴珍呀,世生也去世了,你的負擔也很重,你一個女人承擔不了那麼重的擔子。實在不行的話,就把羊賣了吧,到冬天了把豬也殺了,以後就不要喂豬了。”

李貴珍:“我身體好,不怕累。平時也就種點小麥、玉米和洋芋,忙起來也就一段時間。

現在,桃平也沒念書了,十六七的小夥子也有力氣了,可以幫忙幹些活,出大氣力的不行,一般小氣力的活還是沒問題的。

眼看著桃平都快要說人家(說親)、娶媳婦兒的年紀了,種莊稼又不來錢,現在國家政策好,允許農民養殖,還允許買賣。我還是得放幾隻羊,每年賣幾隻,攢點兒錢了將來好給桃平娶媳婦兒。”

羋世明:“桃平沒去念書了呀?可惜了,這娃書念的好,應該再念幾年的。貴珍,羊的事,你在考慮一下吧,你知道的,老三經常販賣牲口,他說梨樹村的李老漢就想買羊,這李老漢還算是你的娘家人,價格上他不會讓你吃虧的。”

李貴珍:“大哥,那我考慮考慮。”

羋世明:“好。”

羋桃平:“大伯,我想跟您商量個事兒。”

羋世明:“嗯,啥事兒?你說說看看。”

羋桃平:“大伯,我想繼續念書去,但需要您幫忙。

您能不能借點錢給我?還有,我走了,這田裏的莊稼能不能讓二哥、三哥他們幫幫我娘,等我放了周末和假期了,我可以再幫他們,您給他們說說。”

羋世明:“我是你大伯,幫你自然是應該的。不過,我們的錢都是你大媽管,我這兒沒有,回家以後我問哈你大媽看還有沒有餘錢,要是有,我定支持你。

給你娘幫忙的事情,我給你二哥、三哥說一聲,他們能同意的,他們不幹就不是我羋世明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