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工農業爭水(1 / 3)

“那卿家到底想怎麼做呢?能說得具體些嗎?”楊改革問道,楊改革知道這孫元化有忽悠自己的意思,可還是決定支持他的想法。

“陛下,這其實,實際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修一個較大的水壩;第二部分則是運用水力的部分,這兩者之間,又以較大的水渠相連……”孫元化開始兩眼放光的說道。

還是要修水壩,楊改革以前也聽說過孫元化說修水壩的事,楊改革覺得這就是一個超級的無法完成的工程。真的要修水壩,其所需要的工程量,絕對是個天文數字,楊改革現在得把全部精力放在人壇上,得把全部產能用來建造人壇,可沒有功夫在明朝建個“三峽”玩玩,那樣實在是太傷身了。

孫元化介紹著自己心中的設想,卻不知道皇帝心裏在想什麼。

“嗯,就是說,卿家準備修一個水壩是嗎?那卿家想過,這個水壩怎麼修,修多大?需要多少銀錢嗎?”楊改革問道。

“……等等……,朕想起來什麼了……”楊改革忽然想起來什麼,原本楊改革一直以為,孫元化所謂的修水壩都是修“三峽”那種水壩,可楊改革見孫元化也沒把修水壩當成是多啊的事,楊改革也納悶,莫非,在自己眼裏的超級工程,在孫元化眼裏不算什麼?這可就奇怪了……,楊改革忽然想起來,除了那種攔水壩,還有一種水壩,這種水壩被稱為“滾水壩”,和那種高出水麵的攔水壩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攔水壩要求高出水麵很多,需要有巨大的閘門等等,需要的技術含量可不是一般的高,但那種滾水壩,說實在的,實在沒什麼技術含量,說白一點,全部用石頭壘起來都可以做出這種水壩來,難怪孫元化不把修水壩當成多大的事,原來,他所謂的水壩和自己想的水壩,是有區別的……,這個世界上還沒有發電機……“……卿家說的那種水壩,是不是就是把水位抬高?稱作滾水壩?”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是的,修水壩就是為了把水位抬高,平常的水壩直接用岩石累積起來即可,不過,臣覺得,如今又了這種鋼筋水泥混合手段,倒是可以嚐試以鋼筋混合土來建水壩,如此,這水壩的蓄水能力大大提高,……陛下可知四川的都江堰?”孫元化楞了半天,才回答皇帝的話,難道修水壩就不是為了把水位抬高?

“鋼筋混泥土修水壩?滾水壩?都江堰?朕知道,一千餘年前的超級工程,現在還在造福四川,實乃是不可多得的傑作……”楊改革說道。

“陛下可知,都江堰為什麼是傳世之傑作麼?”孫元化神秘的問道。

“這,朕倒是知道一些,據說原理就在那個什麼分水的魚嘴吧,水多了就直接流到別處去了,很是厲害……”楊改革說道,對於都江堰,楊改革肯定是知道一些的,但也不是很具體,隻知道那個分水的魚嘴很厲害,可謂是巧奪天工。

“正是,都江堰的厲害之處正在於這個分水的魚嘴,陛下可知,這個魚嘴建得可謂是巧奪天工,陛下知道,這魚嘴以前是多麼的難建嗎?可如今,有了這水泥鋼筋,確實可以輕易的造出這種分水魚嘴來,也就是說,都江堰的傳世傑作,如今可以很輕易的在任何地方重現,前提是有足夠的水泥和鋼筋……”孫元化神秘的說道。

“這……,這個倒是是的……”楊改革回過神來,明白孫元化的意思了,孫元化想得是建水壩……,提高灌溉能力;而自己想的是依靠水力發展工業……“陛下,若是能建一個水泥鋼筋的分水魚嘴作為天下的示範,……則可處處重現天府之國……,陛下,若是這種方法能行得通,則我朝處處是天府,處處是糧倉,陛下,此若是能大行與天下,則我大明必定國富民安……”孫元化激動的說道。

楊改革那個汗……,貌似是這樣的,貌似自己搞水力是為了發展工業好吧,你這倒是先搞到農業上去了……,這個貌似差別有點大……“卿家說得是……,說得是……”楊改革那個汗顏,貌似這和自己的初衷有很遠的距離,可也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有了水泥鋼筋,水利設施的功能、能力會大大的提高,水利設施能力的提高,肯定第一個會運用到農業上,這幾乎是毋庸置疑的,作為一個古代人,即便是有著“先進”的思想,可依然很有很大的局限姓,頭一個想把這種改變自然的能力運用到農業上,正是一個明朝人該有的思想,即便是孫元化也不會例外。農業對於古代的人來說,就是一切……“陛下,若是能建成這個分水魚嘴的攔水壩,則天下必定為之風靡,陛下,水泥,鋼筋的需求量,必定會暴增啊!……”孫元化兩眼放光的說道,按照他想的,皇帝不做虧本的買賣,做買賣一定要賺錢,他也是有準備的,他做的這個事,雖然有些瘋狂,可也有不小的商機,商機就是他能帶動天下水利設施修建方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