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了新的股權轉讓協議後,劉嘉誠算是把自己綁定到了李河川身上。
五千萬花沒了,占了海川互聯的10%的股份,劉嘉誠把唯一的希望壓在了海川互聯上。
因為有利益交織,貴為劉家子孫的他,專門給林鳳說,他也去跑業務,爭取推動海川互聯的裝機量。
於是,富家子弟和地推人員一道,坐上火車開始了全國之旅。
如果劉家的人知道他竟然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肯定會驚掉下巴的。
二十多年的教育沒能改變他,李河川的公司卻將他改造成一個不怕髒、不怕累的人,哪怕他的動機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能吃這份苦,就是其他四個孫子輩的人比不了的。
劉嘉誠去忙乎海川互聯的事情,李河川這邊開始了川付寶的落地。
川付寶上線之初就與資源交易網整合,首月優惠政策讓注冊用戶一下子激增到了90%以上,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兩者實行了聯合登陸,也就是隻要是使命注冊的,僅僅需要點擊一下授權,就能登錄了。
同時,川付寶還專門開通了接口,那些使用川付寶進行交易的企業,隻需要和他們的ERP做一個簡單的對接,就能完成賬單的導入,極大的方麵了財務的記賬管理和物資的倉儲管理。
再一次的競拍活動,李河川額外搭售了兩萬支自適應性液壓支柱,更是遭到了瘋搶。
李河川在競拍開始後,就到了海川科技的監控大屏幕那裏。
如今資源交易網的注冊供應商加上客戶已經超過了八千,而且正在快速向一萬邁進,這些用戶也成為川付寶的首批用戶,競拍和字符過程中,川付寶全程沒有出現任何BUG和漏洞,讓李河川等人鬆了一口氣。
不過,好在川付寶的誕生並沒有引起他人的關注,畢竟目前隻有資源圈裏,在資源交易網上有過交易行為的人才了解,內置於海川互聯的的接口更是還沒有啟動。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支付工具是獨立的,並且以後會成為海川吸金大戶,隻是認為這不過是保障買賣雙方安全的一個支付渠道而已。
不過李河川並沒有因此而懈怠,川付寶現階段雖然不具備獨立發展的契機,但一旦資源交易網的用戶急劇擴大,而且打通海川互聯以及上麵的企業紅包及小遊戲付費之後,這都將成為川付寶的助推器。
更何況川付寶還可以借道銀行渠道代銷基金,當然前期以協議存款和貨幣基金為準,畢竟剛開始搞業務,自然穩定是第一位的,就如當年的餘額寶一樣。
如今李河川有了資金,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讓技術、運營支撐起未來的業務,希望方唐等人能成長得快一些。
李河川開始慶幸方唐等人還不到30歲,思維沒有固定,幹出一番事業的決心還在,隻要加以引導,必然能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隻有將線下資源全產業鏈的事情緊緊抓在手裏,李河川才有決心啟動星辰計劃,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人才的事情,除了自己培養,就是外部引進。對此,李河川也不擔心,人才是需要慢慢碰的,而且現在互聯網也不景氣,一旦業內有人關注到海川三家公司的飛速發展,肯定有人跳槽來的,自己隻需要做好人才篩選即可。
想到自己的名望值即將突破10萬,李河川還是有點小激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