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當即有人拿出視死如歸的勇氣,表示要與翰林院共存亡,要為宣和帝與國朝死而後已,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白靖文被裹挾其中,第一次認識到“人在廟堂,身不由己”,他明知道這件事肯定沒這麼簡單,慕容雅博貴為中書平章政事,身上又帶著匡扶社稷的功績,如果白靖文當愣頭青跟著趙公明上書吆喝,萬一慕容雅博勝出,人家真要清算追究,他們這些應聲蟲便會淪為人家枝繁葉茂的養分,可如果拒絕表態,那他們現在在翰林院就待不下去,他隻能先做出唯一的選擇——
跟著這些人集體降智!
接下來就是口誅筆伐的階段了,這些筆杆子達成意見統一之後,各自奮筆疾書為明天上奏陳情做準備,白靖文也象征性寫了一份奏本,內容無非是什麼“國家安危係於皇上一人之身”、“驅虎吞狼實為禍國之舉”、“慕容雅博罪不容誅”,有狀元白靖文的寫作功底,他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一篇洋洋灑灑上千言的陳奏落筆生成,但他留了個心眼,謊稱自己的印章落家裏了,說等回去蓋了章再上交這份奏本。
無獨有偶,他發現探花郎林少遊也以相似的理由延遲交奏本,兩人相視一眼,心照不宣,一切盡在不言中。
差不多到了下午五時放班時間,林少遊主動找上來,說道:“辨非兄,晚上到我府中喝一杯?我把中書省的同鄉也請過來,他對你可是仰慕已久,我大膽做個引薦人。”
他顯然是要就今天這件事跟白靖文私聊,畢竟起碼現在看來,偌大的翰林院,他和白靖文才是為數不多的明白人。
白靖文答道:“我和家人約好了去看房子,今天恐怕不方便。”
林少遊:“你要買房子?什麼地方?”
白靖文:“崇文門裏街一帶。”
林少遊:“早說啊,我家那邊有好幾個院子,我祖父那時便開始經營了,你要,我送你一套!”
白靖文:“……”
果然是江州豪族出身,京城黃金地段的房子說送就送,不過白靖文無功不受祿,欠人恩情這種事他能免則免,便說道:“心意我領了。我們的事明天再找時間詳談。”
林少遊多少知他為人,便道:“好,明日細聊。”
白靖文微微頷首,等到酉時放班,他從翰林院前門出去,陳玉娘夫婦在對麵街角等他了。
注1:“那顏”為燎國古語,意為“大官長”,相當於“文大人”和“武將官”的集合體,燎國立國不過十多年,仍實行“軍政一體製”,沒有文官武將之分,那顏既有行政裁決權也有統兵之權,權力極大!(實際上,作者是從蒙古語中的“那顏”借鑒而來。)
“極勒烈”是燎太|祖金骨太玄創建的“議會製軍政中樞”,成員都是燎國各部族的首領或者金骨太玄的兄弟、子侄、親信,是燎國最高決策機構,有“長生天極勒烈”(皇帝)、“昊天極勒烈”(儲君)、“國論極勒烈”(國相)、“厄目極勒烈”(皇帝第一助手)、“拔都極勒烈(儲君第一助手)、“武極勒烈(國相第一助手),軍國大事以極勒烈意見為最高準則。金骨阿隼那是燎太|祖第四子,既是親王又是厄目極勒烈,相當於燎國皇帝第一助手,與國相平級,為燎國前五號人物!(實際上,作者是從蒙古“庫裏勒台”和金朝“勃極烈”兩種“軍政議會製度”借鑒而來,作者把蒙古和金朝的相關製度糅合了,他可太聰明了。)
注2:原文出自《三國演義》,曹操寫給東吳的“國書”,此處引用,作者進行了改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