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斬首(上)(1 / 2)

“朕亨利,蒙上帝恩寵的國王,以及我的主教們全體都對你說,滾下來,滾下來。”——亨利四世對格裏高利七世的挑戰信

————————————————————

深秋季節,距離泰西封城外六十羅馬裏,沿著底格裏斯河而上的格爾尼卡山下荒野裏,一萬五千名羅馬精銳部隊,包括五千名李烏斯軍團新式步兵,新騎兵軍團的四個分遣隊兩千人,還有第十二軍團和雲雀軍團合在一起約八千人的軍馬,就這樣自處隱蔽的山隘裏突出,忽然沒遮攔地將帕提亞的行宮都城包裹在自己的劍鋒下。

這個計策中的計策,是完全出乎帕提亞君主海羅德預料外的。

不過,在李必達以“帕提亞暗中資助殺害凱撒凶手一派,企圖分裂共和國,蓄謀奪取敘利亞行省,已等於撕毀先前的停戰協議”為名目,擁戴明達茲等反對黨,順著小亞的陶魯斯山脈以南過道,進入敘利亞,宣布征伐以來,海羅德就打定了主意——他不但要丟棄實際的都城塞琉利亞,還要放棄與其一河之隔的冬都泰西封,換言之整個古老兩河間的美索不達米亞,農田、城鎮、牧場和港口,他全都要放棄掉,海羅德是位在十餘年前就被李必達烏斯打落膽的“對手”,不過先前李必達手頭不過三個軍團,而現在他有近二十個軍團:十個精銳軍團擺在敘利亞、亞美尼亞一線,而阿格裏帕與盧菲奧的十個二線軍團,正在小亞的呂底亞平原駐屯待命,“我們遠不是敵手,反正帕提亞人的優勢在於來去無蹤、保留實力的,我們不妨退往坐落在高原和群山裏的舊都尼薩去。羅馬人必然不會持久的,等到李必達回羅馬城去爭權奪利後,我們再發動反攻。那樣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將故地全部收歸。”這是海羅德對將軍塞爾希思的說法。

接著這位尊貴的阿薩西斯閣下,便不顧年輕的兒子帕克魯斯的苦苦勸說。先是席卷了塞琉利亞所有市民、商賈的財富,裝運在上萬匹馱馬與駱駝之上,從底格裏斯河的浮橋上而過,並且不顧城內的哭聲震天,開始縱火焚城,借口是堅壁清野,防備羅馬人的入侵——可李必達的六個軍團,尚在卡萊城一帶沒有動彈(還在籌措充足的後勤給養。畢竟上一次的教訓簡直是深刻);此外李必達、明達茲親率的四個軍團,還停留在北麵與亞美尼亞交界處的奇諾多夏要塞裏。

知道父親這樣做是會遭到全軍潰敗命運的帕克魯斯,便臨時動員了三萬人,其中包括兩萬名部族騎兵,其間包括少量的精銳具裝烤爐騎兵,布陣在底格裏斯河中段——敏銳勇敢的王子知道,卡萊城的羅馬人是虛兵,而奇諾多夏要塞裏李必達的四個軍團,才是這位大祭司手中致命的鐵錘。

而他的使命,就是要在父親安全撤離前。擋住李必達的動作。

但李必達明顯更棋高一著,在奇諾多夏留下個七軍團作為虛兵後,他在女兒妮蔻與妮蔻的丈夫(反正李必達並未鬆口承認奧賽梯尼烏斯為女婿)向導下。帶著三個軍團,奮勇突破穿越了長達四十羅馬裏的無人山穀,再度以大冒險家與賭棍的姿態,就這樣猛然出現在了帕克魯斯的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