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太子李亨的反對(2 / 2)

一聽李隆基如此說,楊晞心裏有不好的預感起來,很可能李隆基並沒吸取靈寶兵敗的教訓,有派兵出潼關作戰的打算,大臣中也有人有這樣的想法!

果不其然,在李隆基話音剛落,就有一位楊晞不知道名諱的大臣站出來,慷慨激昂地奏道:“陛下,如今叛軍勢微,在潼關城前損失慘重後隻能退守陝郡和洛陽,洛陽到範陽之間的驛道多處被截斷,各地勤王之師相繼到來,臣覺得應該趁此大好機會,一舉將叛軍消滅在河南地,不讓其回範陽老巢!”

“陛下,臣反對!”這位不知名的大臣話音剛落,楊晞就馬上站出來反對了。

“潼關之戰取得勝利,隻是利用了叛軍沒摸清情況下的險勝,我們是利用潼關險惡的地形,還有上天以一場暴雨的相助而取得了勝利,不然根本沒有辦法將叛軍擊退!”楊晞說的慷慨激昂!

“如今潼關附近的兵力相比仍然是叛軍占絕對優勢,出潼關的道路又非常狹窄,容易被叛軍伏擊,靈寶之戰就是前車之鑒!”在殿內皇帝及眾臣的驚異中,楊晞侃侃而說,“陛下,因此臣以為,如今潼關守軍要做的依然是據關而守,嚴防叛軍的攻城,再加強練兵,盡快提高潼關鎮軍的戰鬥力,而不是主動出關作戰!要是強令幾近是烏合之眾的潼關鎮軍出關作戰,靈寶慘敗的境況仍然可能發生!陛下,現在不能做急功近利的事,叛軍勢盛,但他們遠離範陽老巢,最怕的就是與我軍的對峙,想速戰速決,攻占長安,以長安號令天下,我們斷不能如叛軍意願,出關作戰,而是應該據潼關而守!”

“父皇,兒臣不讚同楊元帥此議!”一直冷眼旁觀的太子李亨站了出來,公然反對楊晞的提議:“如今局勢已經與幾天前完全不一樣,叛軍在潼關城下遭遇慘敗,無奈隻能退守陝郡,安賊有想從洛陽撤軍的打算,郭子儀、李光弼、顏真卿等將各將已經取得了連番的戰果,我軍已經有靈寶兵敗的教訓,無論誰領軍,相似的錯誤不可能再犯第二次!隻要小心謹慎,不可能被叛軍伏擊的!”

李亨說著,話鋒一轉,“父皇,楊元帥年少,沒指揮過大的兵事,據關而守可以憑借一些小伎倆取得成功,但要指揮大隊人馬作戰,統兵將領必須要經過多次戰爭的磨練才行,不然沒辦法做出隨機應變!父皇,兒臣認為,楊元帥的使命已經完成,後續的戰事應該另遣一將指揮,不然後果很難預料!”

李亨這樣的請求,不隻李隆基意外,殿上的其他大臣,包括一直沒言語的哥舒翰,及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都大吃一驚,楊晞更是意外。他想不到這位已經人過中年的當朝太子,竟然在這個時候提出要李隆基免了他領軍元帥的職,另委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