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太子李亨的反對(1 / 2)

(求收藏、推薦票、三江票!感謝書友們的支持!)

-----------

哥舒翰是聽楊晞說過會在皇帝麵前為他們請求,赦免他們這些與靈寶兵敗有直接幹係的將領的罪責,但沒想到楊晞一開始就為他們請求了,甚至為他們請賞,這是在皇帝為楊晞封賞之前呢,如何不讓他意外和吃驚?

楊國忠也很吃驚,他原本打算是趁今日朝會時候,向皇帝提議重責故意延續救援速度的陳玄禮,還有哥舒翰、王思禮、龐忠等一眾對他不滿,想趁機除掉他的將領。沒想到楊晞先一步為他們請求免罪,並要皇帝獎賞他們了。

自家這個兒子,怎麼會這樣?如此大事,也不和他這個父親商量一下再決定。

不過就在他暗自腹誹的時候,楊晞向他投過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這更讓楊國忠疑惑,但也知道楊晞這樣做是別有用意,也就沒出來表示什麼。

聽楊晞這樣說,李隆基也略微吃驚,不過他也挺高興,楊晞的心胸不算狹窄,沒有他預料那樣對其他將領落井下石。

但他依然皺著眉頭道:“楊晞,你應該知道哥舒翰和他麾下的將領在靈寶遭遇慘敗,二十萬人馬逃回來的不過八千,無數漢家兒郎命喪黃河之畔,他們的罪責是不可饒恕的,即使他們在後來的潼關保衛戰中立下了功勞,但功無論如何都是比不上他們的罪責的,必當要受到處罰!”

在李隆基說這些話的時候,一邊站著的哥舒翰再也忍不住了,撲通一聲跪到了殿前,準備自請罪,但楊晞搶在了他麵前申訴,“陛下,臣去往潼關後,也了解了靈寶兵敗的大概!哥舒元帥及其他將領雖然有很大的責任,但最主要的還是與監軍邊令誠過多插手軍務,不尊重哥舒元帥及眾將的建議有關,也正是邊令誠在戰事開始後的逃跑,導致了軍心大亂,軍心爭相逃跑,最終靈寶之戰大敗!”

楊晞以一副豁出去的神態解釋道:“正是了解了這些,臣才在邊令誠逃回潼關城後,當眾將其斬殺,以儆效尤,以他的人頭來激勵士氣!陛下,靈寶兵敗的禍首是監軍邊令誠,邊令誠不懂軍務,還對哥舒元帥的布置指手劃腳,大戰開始後臨陣脫逃,導致軍心渙散……”

“其他將士當然要責罪,但應該讓他們繼續戴罪立功,要是有卓著戰功立下,如王思禮、龐忠將軍,應該給予其一定的獎賞,以激勵士氣,讓他們更好地禦敵!哥舒元帥在兵敗退後潼關後,積極應對,嚴密布置,受火拔歸仁的脅持也沒妥協,隨後的戰鬥中一直在城頭指揮,並力排眾議,支持臣的決定,不然潼關城早已經破了!還請陛下看著哥舒元帥及眾將奮勇殺敵的份上,慎重考慮!”

楊晞的話讓殿上眾臣一陣吃驚,在他話說完後,竟然沒人馬上站出來表示支持或者反對。

“唔,楊小愛卿說的也是有理!”李隆基頜首點頭稱是,但並沒馬上宣布什麼,而是委婉地說道:“要如何處置哥舒翰及潼關諸將,朕還要細細考慮一下再做決定,不過楊小愛卿的獎賞是不能少的,朕也會好生考慮一下,不日就宣布的!”

李隆基說著,示意楊晞及其他諸臣先不要說什麼,繼續道:“諸位愛卿,潼關在楊小愛卿率軍苦戰之下終於守住了。潼關無憂,長安的安危也不要擔心,但叛軍依然未被擊退,崔乾佑數萬人退守陝郡,東都洛陽還在安賊手中,朕不希望看到黎民百姓再受安賊叛軍的奴役,叛亂一定要早日平息!今日朝會,朕想聽聽各位愛卿有何良策,可以盡快將叛亂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