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六輪床弩射擊了,數不清的叛軍倒在通往東門的台階上,不死即傷,但有更多的叛軍軍士踩踏著同伴的屍體和他們的鮮血,不顧一切地往前衝鋒。
床弩的殺傷力雖然很恐怖,但不可能做到密集射。
每架床弩一次大概能裝十支箭,二十架床弩一次性射出的箭最多也隻有兩百支左右,即使一支箭能射殺兩個人,一輪箭矢也隻有能殺傷四百個人,而再一波的射擊要準備的時間也很長,至少與普通弓弩比起來要長很多,發射不可能那麼密集。如果隻是床弩射擊,不可能盡滅攻城的叛軍的。
床弩箭矢射出來不密集,衝鋒的叛軍人數越來越多,衝往城門方向躲過床弩射擊的叛軍也越來越多,都快將道路擠暴了,床弩讓人恐怖的打擊也沒讓他們退卻。叛軍距離城門越來越近,快接近弓箭的射擊範圍,在城頭上指揮作戰的李承光和高適已經命令手下的軍士,準備開始射擊。
現在的潼關城頭上的兵力分布是這樣的:南門方向有六千餘人,東門方向有三千六百人左右,叛軍不太可能大規模攻擊的北門方向有一千人,西門方向有四百人左右。當然這兵力分布不包括各領軍將領的私兵,就如楊晞的三百親衛,還有李承光、王思禮、田丘良等大將手下的親兵也不少,這些人是額外的戰鬥力量,不過戰事剛開始的時候,這些各將領的私兵還不會馬上派到第一線去作戰。
龐忠和李福德的兩千餘人還沒投入戰鬥,他們在休整!
東門城頭三千多兵力比起漢潼關城攻防戰時候豐足了,指揮東門防禦戰的李承光安排一千人為一隊,分三波次進行連續的射擊,其他的六百人當作預備隊。
也就在叛軍開始衝到東門方向城牆近,進入弓箭射程的時候,第一波一千人的隊伍已經在城牆上分兩列排開,手中的弓拉滿,箭矢斜指向半空。
在李承光一聲怒喝的“放”中,一片“嗡嗡”聲響了起來,一千支箭帶著讓人恐懼的呼嘯聲,以一個扇形的排布射出後,朝天空飛了一段距離後變成平飛,再斜向下,朝蜂擁而來的叛軍隊列中落下。
叛軍陣列中無數麵盾牌舉了起來,準備遮擋馬上就要落下的箭矢。
許多箭矢落在了舉起的盾牌上,發出一陣叮當響後掉落在地上,但也有很多的箭矢透出盾牌之間的縫隙射中了密集衝鋒的叛軍軍士。在連連的慘叫聲中,許多軍士先後倒下,斃命或者受傷,舉起的盾牌馬上就參差不齊了,而這時城頭上第二波箭矢又已經快速落了下來。
第二波箭矢的殺傷效果明顯比第一波厲害了很多,有更多的叛軍軍士中箭倒下,舉起的盾牌越加的少去。而唐軍第三波箭矢又破空而來,越來越多的叛軍軍士在慘叫聲中倒下。但後續的叛軍好像對這些都無視,繼續舉著盾牌前赴後繼地衝過來,即使踩踏著同伴的屍體或者受傷的身體也沒去顧及。
僥幸躲過箭矢打擊的叛軍軍士,利用交替掩護或者地形的遮擋,取弓搭箭,開始對城頭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