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人海戰術(2 / 2)

崔乾佑當然知道這情況是不可避免的,他清楚攻打潼關城的時候隻能用軍士的命去填,甚至寄希望於用軍士的性命換取城頭上的守軍將箭矢射盡,力氣耗盡。

那樣攻城的軍士才有可能進行有效還擊,及至登城!

唐軍總有力竭和箭矢用盡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是他們反擊的機會。

因此他也隻能咬著牙下令,讓後續的軍士繼續往前衝,並伺機還擊!

命令由軍士飛快地傳遞下去,崔乾佑也繼續站在山坡上觀戰,他心裏也在咒罵著潼關這個鬼地方。

他麾下有好幾萬將士,但現在能在幾個方向攻城的,也隻有幾千人。其餘的卻是沒辦法衝上去,地形太狹窄了。要是潼關城地形不是這般險峻,他相信此時的戰況完全不是這樣,他麾下的軍士肯定有很多人已經攀著雲梯登城了。但現在,能衝到城牆下的軍士都屈指可數,即使有人僥幸衝到城牆下,也馬上被城牆上的唐軍射殺,將士們所帶的雲梯,也橫七豎八地扔在潼關城前,沒有一架立在城牆上。

當然這也是他無奈的感慨,要是在能在潼關城下展開更多的兵力,也不會出現近十萬大軍連續攻了近六個月,依然望關興歎的事,說不定長安早已經被攻下了,更不要說潼關。

在幾個月攻擊潼關無果後,安慶緒、崔乾佑、田乾真等將領在商量攻城策略時候,製定出了一條沒辦法的辦法,那就是以數百或者上千人規模的人馬,連續不間斷地攻城,以此消耗城頭上唐軍軍士的體力,消耗城頭上的箭矢,並找準機會登城。

在靈寶之戰之前的連續攻城行動中,指揮前軍的崔乾佑都是采取了這樣的方式,但卻沒收到效果。因為潼關城內貯存的箭矢數量太多了,而且還從長安方向源源不斷地運來,而潼關城內防守的唐軍軍士數量非常多,可以源源不斷地補充輪換,最終的結果就是苦攻六個月無果。

最終他們還是通過示弱的手段,成功地誘引哥舒翰出城作戰,在靈寶重創唐軍。

靈寶大捷後,無論是安慶緒還是崔乾佑或者田乾真,都認為潼關的守軍已經無鬥誌,隻要他們大軍開赴城下,唐軍不開城門投降就是一窩蜂地逃走,卻沒想到還是遭遇了與先前一樣的抵抗。

但崔乾佑心裏的想法已經與以前大不一樣,他清楚,現在的潼關城內守軍數量肯定不足,非常的不足,是經不起消耗的,隻要在唐軍後援人馬未抵達前,連番對潼關展開攻擊,城頭上的守軍是守不住潼關城的,他用軍士的屍體可以消耗光城頭上唐軍將士的體力,用手下人馬的屍體都可以當雲梯!

因此崔乾佑也下令,不計傷亡地連續進攻,采用人海戰術,要是有畏戰不前者,殺無赦!

在崔乾佑的命令下,叛軍前赴後繼地往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