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忠也仔細地觀察叛軍攻擊的速度和頻率,以此來製定軍士射擊的速度和頻率。
叛軍攻擊的人員減少或者速度減慢的時候,他就令軍士減慢射速,讓將士們體力得到暫時的調整,叛軍攻擊人數多或者速度加快,這才加快射擊速度。
這一點上,他比李福德更有經驗,手下軍士體力保存的也比李福德部好。
在軍士對敵射擊的時候,龐忠和他的親衛都沒閑著,紛紛張弓搭箭,對敵射擊。
龐忠是一員經曆很多戰事的虎將,在鎮守潼關之前跟著高仙芝到處征戰,立下戰功無數,很少有打敗仗的時候,如今官居右武衛將軍職,他右武衛將軍的職務可是憑著自己的軍功堆砌起來的。
但很少有敗績的他在跟著哥舒翰出潼關作戰後,卻遭遇了慘敗,他所領的十萬人馬,沒好好地發揮戰力就潰敗了,在無法控製的敗局中,他也隻能在親衛的護衛下,率一部人馬突圍出來。
這是他的奇恥大辱,永生難忘的!
麵對城下叛軍的瘋狂進攻,他要用手中的箭,發泄心中的憤怒,挽回自己的一點點顏麵。
他的射擊可以說箭無虛發,每箭必定會射中一名叛軍軍士,被他射中的叛軍軍士,不死也是重傷。
“將軍,你已經射殺了十名叛軍,射傷了十八名!”一名手下的親衛在龐忠射光了兩壺箭後,小聲地報告戰果。
龐忠的個人戰果是很輝煌的,但這也隻是他為了發泄心中的惱怒而狠命射擊的。
在射光了箭壺中的箭後,他也就停了射擊,留心觀察戰事的進展情況來。
在留心觀察的過程中,他也發現了叛軍攻擊的規律,那就是每波攻擊都是以數百人的規模進行,而且很分散,一波接一波而來。龐忠馬上明白,叛軍是想以這種攻擊方式消耗我軍的箭矢,損耗城頭上軍士的氣力,為最終大規模的攻城行動做鋪墊。
隻要城頭上的守軍出現力氣不濟的情況,叛軍的攻勢馬上就會更加密集。
明白了這一點,他也馬上再做了另外的安排,減少現在每波射擊的軍士數量,減到每隊兩百人,並令軍士射擊的時候,要精確瞄準,盡量給予叛軍以更大的殺傷力。
他準備在叛軍人數增多,攻擊頻率加快之時,將兩隊兩百人的軍士合成一隊,加大射擊的密度,給予更多的殺傷,決不讓叛軍有機會登城。
龐忠很有經驗,為知道與人數占優勢的叛軍對攻,不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是不能最終取勝的!
在製定策略上,他比李福德有經驗!
比李福德更有經驗的人很多,指揮攻城的崔乾佑就是其中一個!
“報告副帥,唐軍的箭矢非常密集,我軍傷亡慘重!”
據漢潼關城約兩裏地的一個山坡上,指揮前軍的崔乾佑正騎在馬上觀察著漢潼關城前的戰事情況,一名手臂上中了一箭,血流不止的軍士快馬而來,向他報告了這情況。
崔乾佑沒回話,隻是微微地點點頭,剛才第一波衝擊的情況他都看到了,兩個方向各五百餘人的衝擊隊伍到現在隻剩下不到兩百人,兩個方向都差不多,而唐軍先後隻射出了三輪箭,也就是說,唐軍三輪共五千多支箭,就奪去了差不多五百餘名軍士的性命,唐軍的箭矢殺傷力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