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過去的兩年,對於蘇婉容來說,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父親身體安康,布莊的生意也是愈做愈好。按照現下這趨勢繼續下去,不出幾年,她不但能回本,還能收獲一筆不小的錢財。有了這些積蓄,無論今後有什麼打算,她都能夠從容許多。
而那徹哥兒,如今已有七歲,平時最聽她話。國子監中也積極請教先生學問。長此以往,雖則成績不過爾爾,先生見徹哥兒虛心好學,也愈發願意用心教導他了。
即便如此,蘇婉容也還是放心不下。
徹哥兒刻苦,奈何資質平庸。前幾日她曾仔細詢問過徹哥兒的學問,以他現在的水平,再過幾年想必仍舊通過不了童試,更莫要提如當年的蘇太傅一般,以官學步入仕途了。
是以蘇婉容便開始打算,在這西廂院中,私底下再給徹哥兒另尋一個教書夫子。
國子監的先生學富五車,宮中許多王爺郡主都曾受過先生的教誨。可國子監內,門徒眾多,大多設有內外講堂,以都授為主。
先生再有才華,觀聽者一多,總是難以人人兼顧。故而待那徹哥兒每日下了學堂,再抽出一兩個時辰跟著自家院落的教書夫子,一對一鞏固一遍所習知識,想必效果會更加理想。
蘇婉容這些天一直也在盤算著請夫子的事情,今日特前去父親書齋一趟,其實也便是為了此事。
豈料行至書齋廊口,門房過來了,卻道蘇太傅幾個時辰以前便早已出府。
蘇婉容有些不解。
這兩年間皇位空缺,一直都是父親以及左右兩位丞相留守宮廷,暫時擔下監國之重責。
往常這個時分,父親該是剛從宮中歸來,便總是喜歡於書齋內閱覽今日早朝呈上來的奏折,再加以批注。
今日竟是不在的?
蘇婉容心中詫異之際,門房出言解釋道:“老爺今日原不打算出府,可是方才三皇子忽然登門求見,說是邀老爺於西街口茶樓一敘。”
蘇婉容聞聲一怔,神色一下子就變了。
這些年的蘇婉容可以說與從前相比是更加的淡然從容了。就如明前最沉靜的一盞香茶,無論遇上大事小事,總能做到波瀾不驚,心如止水。
站在一旁的探春,如今已經鮮少瞧見自家內斂冷靜的姑娘,麵上露出這等驚怔的模樣,心中也覺一陣納罕。
又從門房口中聽得一煞是耳熟的名號,當下也愣了愣,嘴裏就疑惑地低低“啊”了一聲:“三皇子?三皇子不是隨著太子爺一道兒領軍出征去了麼,現下怎的還會留在京中啊……”
蘇婉容也不曉得那個原本應該守在洛陽,作為謀士給皇太子出謀劃策的薛硯之為何此時會出現在長安。
------題外話------
講真,這故事要是沒有我陛下。我真能給寫成女主自己發家致富的種田文23333
別急,陛下出場是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