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不斷進取(2 / 3)

如此一來,名義上屬於中央軍政部直接統轄的南方軍隊,隻能縮減為二十五個師,番號為“國防軍第三十六師——第六十師”,軍一級編製變成了戰略單位,隻會在戰爭期間才會設置,戰後自行取消。

但是總體來講,新的國防軍編製計劃就是個徒有其表的噱頭,隻能糊弄一下普通國民,桀驁不馴的北洋將領根本就不會在自己的部隊真正落實,要不是段祺瑞和蕭益民死死抓住軍費這個錢袋子,恐怕把軍隊當做自己私產的北洋將領連國防軍名義下的新番號都懶得看上一眼,哪怕北洋各軍為了順利獲得軍費下撥勉強換上新番號,也不會真正按照規定重新編整自己的隊伍。

整編方案公布之後,看起來似乎是蕭益民統領的南方軍隊吃了大虧,其實蕭益民巴不得吃這個虧,因為雲南的唐繼堯、廣西的陸榮廷、疆省的楊增新、東北的張作霖都沒有同意這一方案。

段祺瑞和蕭益民反複商議之後,做出了一定的妥協,原則上同意以上各省自行編整,統一使用“邊防軍”這個屬於地方部隊的番號,非戰爭時期,邊防各軍的軍費自理。

蕭益民趁此機會,把西康、海南兩省也一股腦兒地塞了進去,得到好處的各位督軍明知其中貓膩,也不好意思駁了蕭益民的臉麵,最後全都舉手通過,一時間皆大歡喜,蕭益民因此得以把縮減下來的八個師套上“邊防軍”的幌子,而且仍舊在心底裏打山東和陝西軍隊的主意,然後再設法將五個師套到已經成立的“海岸警備部隊”和“陸軍航空部隊”頭上去。

如此一來,蕭益民麾下的現有軍隊,不但不需要裁減,而且還能多出兩個師的編製來。

三月一曰,連續五天的“南京行營軍事擴大會議”圓滿結束,得到國防軍第五十九師、第六十師番號的陳炯明,滿懷欣喜地返回廣州,獲得蕭益民首肯完全可以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雲南和廣西兩省與會將領,也滿意地離去,繼續關上大門做他們的土霸王。

參觀完麵貌一新、陸續投產的南京各大工廠企業,蕭益民與一同返回四川和西康兩省的包季卿、徐孝剛、鍾穎、周道剛等十餘名將領,登上了海軍司令劉冠雄新裝備的兩千五百噸級新型驅逐艦“巴蜀號”,在八艘內河炮艇的護衛下,浩浩蕩蕩逆流而上。

三月四曰上午,蕭益民等人登上武漢碼頭,在湖北督軍石星川的陪伴下,興致盎然地參觀了漢陽兵工廠。

漢陽工兵廠在南京行營和四川軍工企業的支持下,早已是今非昔比,三十二棟寬闊整齊的生產車間,取代了原有陳舊雜亂的廠房,兩條手槍生產線月產仿德式C96軍用手槍兩千支,三條仿毛瑟步槍生產線的月產量達到兩千四百支,去年初從美、英兩國全套引進的七五炮彈生產設備和步槍子彈生產,初步達到月產五千發炮彈和十萬發步槍子彈的設計能力,產品質量有了巨大提高。

漢陽兵工廠還成功地借鑒四川軍工企業的經驗,將武器零配件生產分包給了武漢地區的四十幾個私營製造廠,使得生產效益和管理質量穩步提升,軍費窘迫的北洋各軍,以及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地方守備部隊,已經成為漢陽兵工廠的最大買家。

漢陽廠也通過自己的努力,總結多年的生產經驗,從四川引進設備,擴大武器生產種類,正在緊張調試的仿德國MG08水冷式重機槍生產線一旦投產,將會進一步增強漢陽廠的製造能力,擁有光榮曆史的漢陽廠將會再上一級台階。

不過,讓漢陽廠負責人和石星川等湖北將領深感遺憾的是,四川幾大軍工企業至今仍不願意轉讓七五火炮以及輕機槍的生產設備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