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柖?? 明裏暗裏(3 / 3)

也許是段祺瑞不想再繼續談論那些沉重的話題,走出幾步便調整了情緒,指著草場門內與鼓樓之間的一個燈火通明的工地笑問:“賢弟,那地方像是距離曰本領事館不遠吧?看樣子工程規模不小,建的是什麼呢?”

蕭益民順著段祺瑞的手望去,很快哈哈一笑:“要是小弟不說,恐怕兄長想都想不到,那是新建的德國駐南京總領事館,邊上是德國教會和小弟聯合投資的德華醫學院。”

段祺瑞禁不住停下腳步,瞪大眼睛,不可思議地看向蕭益民,他怎麼也不相信蕭益民會犯下如此簡單的政治錯誤。

蕭益民含笑解釋:“兄長別急嘛……小弟知道自從兄長代表中央政斧對德宣戰之後,德國隻能留下燕京公使館,其餘各省的德國領事館全都裁撤了,唯獨剩下小弟當時主政的渝城那一個,還不能公開行使職能。

“不過,現在情況又有所不同,歐洲戰場可以說是大局已定,德國戰敗隻是時間的問題,除了主張嚴懲德國的法國外,英、美等國對待德國政斧的強硬立場有所鬆動,就拿這個新建的德國駐南京總領館來說,也是獲得英、美兩國駐華公使默許才開始動工的。

“小弟曆來重視與德國的友好關係,英國人則一向注重保持歐洲各國的實力平衡,不願意過度削弱德國而讓法國一家獨大,而且考慮到抵禦蘇俄十月革命後[***]在歐洲的泛濫,必須要讓德國具備一定的自保實力。加上美國對於戰後的德國也有經濟方麵的訴求,因此盡管法國公使對此表示反對,但依然建起來了……“當然了,這主要是小弟全力堅持的結果,英、美都想讓我們打開國門,以便讓資本力量進入,而法國也不認為戰敗後的德國能夠掀起多大波浪,加之長江流域又是英國人的傳統勢力範圍,所以才在抗議無效後,采取了較為克製的態度!

“唯一受到強烈刺激的,恐怕隻有曰本政斧了!小曰本取代德國侵占了我國的膠東灣,害怕同為白種人的德國將來重新崛起後秋後算賬,肯定會為此上躥下跳,估計以後會連累到兄長。”

聽完蕭益民的解釋,段祺瑞終於放下心來,雖然不免為蕭益民狠辣的眼光和出色的外交手段感到顧忌,但也不會愚蠢到當麵表達不滿,於是連連道:

“這樣就好、這樣就好!對了,我聽說你在大戰爆發前派去德國進修軍事的幾十個人都參戰了,有這麼回事嗎?”

蕭益民誠實地點點頭:“有,四十九人分別以德國各軍事院校實習軍官的名義,加入到德國陸軍各部隊開上前線。德國駐華公使納爾特上個月初通報說,考慮到外交關係方麵等因素,我們的所有學員都將在近期內被秘密送回國……”

停頓片刻,蕭益民頗為難過地說出詳情:

“完好無傷的加上斷手斷腿的,如今隻剩下二十五個了……不過,我為我的這些軍官們感到驕傲,他們中的三十四人以其優異表現和立下的赫赫戰功,獲得了德軍的各級勳章,得到德軍上下的高度讚揚。

“德皇威廉二世聽到他們的英勇事跡後,感動得親自給其中四人寄去親筆信,其中就包括在東線戰場德軍前線總指揮部擔任作戰參謀的曾超然中校,他是我的結拜大哥,你應該知道他,曰本陸軍大學畢業後,他直接到德國柏林陸軍學院深造,在對俄戰爭中策劃的兩個作戰計劃,被德軍前線最高指揮官采納,戰果出來後,他的名聲就在德軍高層中間傳開了!

“等他回來後,我會讓他擔任我的參謀長,這樣軍務方麵我就能輕鬆許多,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處理其他事務。”

段祺瑞震驚不已,由此而聯想到更多更遠的東西,要不是夜色濃鬱,他臉色的快速變幻定會盡落蕭益民眼中。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傲氣凜然》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