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柖?? 明裏暗裏(1 / 3)

第二天上午,陸軍總長王士珍在南京行營秘書長楊度等人的陪同下,在督軍府新聞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高調讚揚蕭益民和中央軍政部南京行營成立以來取得的巨大成績,最後宣布:國家總理段祺瑞將在南京展開為期四天的視察。

這一消息,再次引發中外各界的熱烈反響,各種猜測和推斷塵囂直上,總理段祺瑞在燕京政局動蕩暗流洶湧的時候突然離開,沒有向外公布任何消息就來到南京進行“視察”,已經讓社會各界深感意外,如今突然宣布要在南京展開長達四天的“視察”,如此反常的舉動,不得不引起列強和國內各政治勢力的強烈關注。

外界都瞪大眼睛,緊張地注視著中國一南一北兩位實權領袖的會麵情況,中外記者雲集南京,四處打探,無孔不入,國內各大報紙紛紛刊登專題,對兩位南北領袖突然進行會晤的政治背景大肆報道。

正在緊鑼密鼓實施政治陰謀、已達到控製段祺瑞政斧這一險惡目的的曰本人,更是如臨大敵,千方百計不擇手段探究“段蕭會晤”的詳情和內幕。

段祺瑞和蕭益民對這一結果早有準備,接下來的三天裏,兩人一起出現,流連於南京的軍營、學校、工廠、建築工地和南郊的新農業推廣試點地區秣陵鎮,一同檢閱了數以萬計的官兵,接見了近千名中小學師生、新老工人和貧苦農民,在視察秣陵鎮優質晚稻示範區期間,段祺瑞和蕭益民還脫下軍鞋、撈起褲腳下田除草,當晚就在田邊一戶農民家吃了一餐極其寒酸的晚飯,讓全鎮民眾感動得熱淚盈眶。

如此一來,許多有關“段蕭交惡”、“南北分裂”的謠言,應聲消失,不攻而破,無論是陪同視察的各級官員,還是跟蹤采訪的中外記者,都從段祺瑞與蕭益民頻繁的親密交談和主次分明卻又自然從容的舉止中,看到兩人展現出來的和睦關係,盡管其中有不少做戲的成分,但足以粉碎所有不利於兩人的政治形象的謠言,也讓擔心中國發生南北大戰的歐美列強和各省民眾大大鬆了一口氣。

但是在每天晚上秘密舉行的會議中,段蕭兩派為了各自的利益爭得麵紅耳赤,政壇上的老江湖王士珍、梁士詒等人麵對曾經一起戰鬥過並彼此知根知底的楊度、顧維鈞等人時,所有的談判策略都沒有效果,最後還是通過讓出上海的軍事統轄權,才勉強保住上海未來三年的民政統轄權,從而保住了段祺瑞政斧每年從上海獲取的四千萬元稅賦。

至於已經被抵押出去無數次的兩淮鹽稅,南京行營大方地退讓一步,以提前六個月向中央政斧支付兩淮全年鹽稅總額的方式,保證中央政斧每年在兩淮地區獲得的兩千六百萬元利益,但是統轄權必須掌握在南京行營手中,至於兩淮鹽業是虧是賺,完全由南京行營負責。

諸如此類的利益交鋒多達二十餘項,雖然雙方爭論激烈,但好在最終還是達成了書麵協議,南京行營拿到了政治上的利益,行政級別和統治權得到進一步提高和加強,段祺瑞集團拿到了實惠,每年能夠增收兩千五百萬的稅賦,這將有力地保障段祺瑞的統治地位。

雙方唯一的重大分歧是對待“林森、蔡元培、於右任等人重組國民黨”的政治態度,段祺瑞集團對此堅決反對,蕭益民集團則是予以支持,理由很明確:

重組後的國民黨再也不是以前的國民黨,重組後的國民黨不會再奉行暴力革命,不再以極端的暴力手段去達成政治目的,而是奉行溫和的改良政策,雖然重組後的國民黨依然會對合法執政的政治派別進行批評甚至政治抨擊,但是這一切都在法律的允許範圍之內,執政黨也應該擁有麵對不同黨派傾聽不同聲音的胸懷。

可以說,這就是明煮黨魁首蕭益民的政治態度和政治抱負,也正因為蕭益民如此的豁達和開明,才贏得全國各界甚至敵對政黨的普遍讚譽,才贏得楊度、王正廷、林白水、顧維鈞、張群、龔寶銓、譚延闓等等大批政治精英和地方實權人物的擁護及追隨。

有意思的是,段祺瑞和蕭益民二人,都不參加雙方每天晚上舉行的秘密會談,他們心安理得地聚在一起,喝喝酒散散步,走上古老的城牆,欣賞南京夜景和一旁滔滔東去的寬闊江景,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