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大戰來臨(2 / 2)

“祖庵兄,戰事要緊,當務之急是盡快穩住陣腳,拒敵於第二防線,調動所有能夠調動的力量,不惜一切代價將北洋各部趕到汨羅江北岸,否則不但沒有片刻喘息之機,能不能保住當前的對峙之勢都是個問題啊!”

譚延闓頻頻點頭,邊上的五六名將領也連聲附和,不管怎麼說,程潛的意見是目前唯一可取的辦法,不管下一步要幹什麼,怎麼幹,都必須竭盡全力奮起一搏,把北洋軍趕回汨羅江北岸再說,否則任何說法都是空談,要是連省城長沙都丟了,其他一切也不用談了。

程潛望了一眼滿臉期待的譚延闓,放下手中茶杯,暗自歎息,想起之前廣州政斧和本地革命黨的所作所為,程潛隻能默默承擔由此產生的巨大責任。

正因為程潛的默許,廣州派來的特使和湖南革命黨成功挑動了民意,大肆宣揚川軍霸占湖南的野心,挑起湖南軍政兩界保守派的擔憂情緒,進而大肆批評譚延闓和劉人熙的川湘聯盟政策,最後以“請神容易送神難”為由堵住了川軍入湘的途徑。如果不是北洋軍大兵壓境,恐怕已經鼓動民意的湖南革命黨,已經要求重組議會,對譚延闓和劉人熙的地位發起挑戰和衝擊了。

麵對眼前的危局,譚延闓完全可以獨斷專行,一紙命令就能掃平川軍入湘助戰的障礙,但譚延闓並沒有這樣做,他把難題扔給了代表革命黨陣營的軍政領袖程潛,讓程潛來做決定。

如此一來,不管程潛的決策如何,也不管未來是勝是敗,譚延闓都不用獨自麵對,如果失敗了,程潛和湖南革命黨,包括一直在廣州遠距離遙控湖南革命黨奪取政權的孫中山等人,都難以推卸巨大的責任,都必須給湖南數千萬民眾一個交代,否則,將會遭到湖南民眾和各方政治勢力的唾棄。

“兄長鈞鑒,五曰內,第二批武器裝備即可送至常德,請問兄長如何交接?弟,益民。”

程潛幾乎是下意識地再次默讀蕭益民發來的電報,隨即想到常德城外軍營裏換上湘軍製服的川軍,仿佛看到了上萬名裝備精良、士氣高漲的川軍將士,以及奢侈的、配備到連一級的眾多輕重機槍和迫擊炮,相比之下,貧困已久缺乏實戰經驗的湘軍各部相差太遠了。

此時此刻,程潛有種麵對生死抉擇的惶恐感,他知道隻要自己點個頭,早已潛伏在常德、以湘西地方部隊麵目存在的一個旅川軍,以及此時駐紮在益陽、一年前就已經派到湘西幫助陳曲珍訓練部隊的一個教官團率領的一個精銳旅,就能在十個小時內投入一線戰場,整條戰線由此將穩固下來,並擁有反擊的實力。

可是之後呢?革命黨能否理解他程潛的一片苦心?是否會認為他在危急關頭脫離了革命陣營?大戰之後,又該如何處理與入湘助戰的川軍的關係?又該如何麵對重情重義卻又老謀深算的老朋友蕭益民?哪怕川軍完全撤走,又該如何償還川軍的巨額借款和深情厚誼?

看到程潛臉色變幻不定,額頭上已經微微滲出汗珠,周圍的將領心急如焚卻又擔憂不已,唯獨譚延闓依然臉帶微笑從容不迫地給程潛斟茶。

程潛再次撿起已經看了無數遍的電文,又讀了一遍才緩緩放下,站起來整整衣領,拉直軍服下擺,無比堅定卻又非常平和地問道:

“祖庵兄,小弟記得瀏陽還有九千餘川軍對吧?”

譚延闓雙眼頓時精光閃爍,站起來哈哈一笑:

“不錯,數曰前一鳴老弟通報,該部已經改編為川軍直屬讀力師,師長名叫袁崇熙對了,你應該知道此人,他出自最初的四川新軍,後進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成為一鳴老弟和王方舟的得意弟子,可惜的是由於距離的原因,這個新編成的讀力師沒有火炮,但足以威脅到右路的平江一線,北洋軍馮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之所以攻到沙市鎮就停步不前,完全是害怕瀏陽的讀力師突然出動,斷了他的後路。”

程潛點點頭,深吸口氣,大聲表態:“生死關頭,容不得我們再有任何猶豫,為了瀟湘三千萬父老鄉親,小弟必將義無反顧一往無前!統領全軍以及全線戰局的重擔,還請兄長您挑起來啊!”

譚延闓喜不自勝,上前拉住程潛的手,用力地搖了搖,轉向周圍如釋重負的將領,大聲發出命令:“快!時不我待,立即掛上地圖!”

“是!”

參謀長嶽森欣然從命,其餘將領精神大振,生死關頭,所有的分歧都顯得那麼的渺小。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傲氣凜然》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