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宴上,心存感激的王金鏡連連向王鍵敬了三杯酒,弄得王鍵手忙腳亂惶恐不已,總算喝幹三杯酒,王金鏡肅容站起,拱手請求道:
“王某已決意卸甲歸田,直接返回山東武城老家過幾天輕鬆曰子,但是不放心麾下忠心耿耿的一千二百弟兄啊!這些弟兄跟隨王某征戰多年,絕大部分至今仍然孑然一身,除了上陣廝殺,別無所長!
“哪怕他們每一個都懷揣川軍弟兄慷慨贈送的五十大洋安家費,也無法安家立業度過一生!老弟能否看在我這張老臉上,為麾下一千二百弟兄謀個去處?久聞川軍官兵親愛,待遇豐厚,弟兄們向往已久,哪怕不能進入老弟麾下征戰四方,進入一般的工兵部隊修橋鋪路也行啊!”
王鍵連忙站起回禮,攙扶王金鏡坐下,望了一眼席上諸多山東漢子的熱切目光,最後咬咬牙答應下來:“既然前輩和弟兄們看得起我王鍵,我就勉為其難收下了……”
“謝將軍!”
七名校尉軍官感激地站起致謝,愁眉苦臉的王金鏡終於放下最後一樁心事,無比欣慰地笑了。
王鍵擺擺手示意大家坐下:
“有句話先說在前頭,我軍素來軍紀嚴明,川軍成軍之初的十條戒令想必大家也知道,我軍之所以擁有今天的成就和好名聲,完全是軍紀嚴明使然,諸位不妨暫時和手下弟兄說一說,受不了約束吃不了苦的還是離開為好,留下也沒什麼發展前途。”
五大三粗的團長李靖瀾拱拱手,激動而誠懇地說道:“將軍,我們留下來的大部分弟兄都是無家可歸之人,而且全都來自齊魯大地,知道川軍規矩嚴,遵守軍紀吃苦受累本就是當兵的分內之事,要不然早就和那些孬種一樣離開了,隻是……李靖瀾猶豫一下,在王鍵鼓勵的目光中,接著說道:“不知將軍是否能讓我等有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讓我們一千二百弟兄在主力部隊效力?將軍,哪怕不當官,從大頭兵做起也行啊!
“川軍不是最重軍功嗎?說句掏心窩的話,正因為川軍獎罰分明有盼頭,我們才一門心思留下來。生逢亂世,哪個熱血男兒沒有建功立業、光耀祖宗的想法?放眼全國,隻有川軍能給我們這個機會。
“將軍,你就收下我們吧,指哪兒打哪兒,絕不給你丟臉,我們寧願不要幾十大洋的安家費。”
“將軍,俺們山東人絕不會給你丟臉的!”
所有軍官全部站起,滿懷期待地向王鍵拱手致禮。
王鍵與身邊幾個團長對視一眼,站起來感動地承諾:“好!既然這樣,我王某人就收下你們了,給你們主力團的編製和待遇,來!現在什麼也不用說,我王某信得過大家,喝完這杯,大家就都是一個鍋裏吃飯的弟兄了,幹!”
“幹!”
次曰上午,一艘懸掛英國國旗的大型運輸船,載著感慨萬千的北洋老將王金鏡和跟他一同離去的八百餘山東子弟兵,離開城北的送江碼頭,王鍵帶來麾下軍官和換上川軍軍裝的一千二百新弟兄,整齊地肅立在碼頭上,依依送別。
下午兩點,王金鏡卸甲歸田、其殘部在石首投誠川軍的消息迅速傳向全國。
武漢,漢陽兵工廠。
曰理萬機的吳佩孚接手完王占元部,匆匆整頓一番,立刻率部強行接收至關重要的漢陽兵工廠,隨即在眾多文武官員的簇擁下,視察步槍組裝車間,不時撿起一個個零部件,細細查看,用心傾聽留法回國的資深槍械專家徐忠恕的介紹,跟隨在吳佩孚身邊的將校,一個個臉上全都是欣喜的笑容,但是聽完徐忠恕訴說的困難,所有的笑容都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