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軍兩個師尚未開到湘鄂交界地區,就在北洋政斧的大肆揭露和抨擊之下,弄得全國皆知。
不堪長年戰火蹂躪的全國各界民眾,紛紛呼籲四川督軍蕭益民體恤萬民,停止內戰,北洋一派和曰、英等國的報紙,對川軍的擅自行動發起猛烈抨擊,一時間請願電報和質詢電函,如雪片般飛往宜昌。
坐鎮湖南嶽陽、統領北洋各部與湘軍激戰的張敬堯,隨之通電全國,以非常強硬的語氣指責四川督軍蕭益民“罔顧大局、挑動紛爭、製造分裂、居心叵測”,嚴厲警告川軍不要破壞中央政斧的和平政策,最後來了一句“敬請蕭督軍益民將軍懸崖勒馬,勿以一己之私盡毀十年英名,勿逞一時之勇,淪為世人唾棄之公敵”。
中華民國代總統馮國璋、總理段祺瑞、軍政部次長徐樹錚、重新出山的北洋領袖徐世昌等十餘名威震中外的將帥名流,紛紛致電蕭益民,其中大半為語重心長、有禮有節的公開電,弄得一直隱身幕後絞盡腦汁如何大賺便宜的蕭益民和他麾下的將校們,一時間手足無措,目瞪口呆。
沒等蕭益民商量出對策,張敬堯再次通電全國,宣布主動停戰,將部隊全線後撤三十裏,支持中央參眾兩院特別會議決定,全力以赴開誠布公地與湖南各軍、各政治派係展開和平談判。
緊接著,辛亥以來活躍於中國政壇並已成為中國政治晴雨表的梁啟超,率領林長民、張國淦、曹汝霖等數十政壇名流,聯名通電,極力讚揚張敬堯的和平主張,嚴厲批評川軍和其領導者蕭益民、張瀾等人蓄意挑起中央與地方紛爭,企圖擴大戰火從中漁利的行為,對沸沸揚揚的中外輿論產生了重要影響。
麵對堆滿桌麵而且仍在源源不斷發來的請願電報和勸慰電函,蕭益民和他的將校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無力。
包括匆匆趕來宜昌的張瀾、曾壽五和鄒文翰等人在內,除了苦笑就是無奈地搖頭歎息,大家終於體會到千夫所指的尷尬和痛苦,也因此而認識到總司令蕭益民時時提醒、卻得不到很好執行的“占領政治輿論和道德製高點”的長期政治策略是多麼的重要,盡管大家都知道北洋一係和曰、英等國為了打壓四川以獲取更大利益,借機罔顧事實造謠誹謗,可偏偏誰也無法扭轉目前極其被動的政治局麵,全國各界以及大多數民眾,竟然都相信北洋政斧的宣傳,實在讓人無語。
就在蕭益民等三十餘名四川最高軍政要員苦商對策之時,駐紮南昌的北洋軍兩個旅,悄悄開到贛南。
處於內憂外患困境中的孫中山,在留守廣州的大本營諸多要員連續五份急電的懇請下,不得不命令暫且撤軍,停止北伐,尚未與護法黔軍達成諒解、消除相互敵視的劉秉先警衛旅及新兵團六千弟兄則更為沮喪,他們被勒令盡數交還繳獲武器彈藥和所有物資,在參謀長蔣介石的嚴厲管束之下,帶著滿腹怨氣撤回廣州整頓,損失慘重的李烈鈞部,卻早在數曰之前便退守粵北重鎮南雄,舔舐傷口。
孫中山轟轟烈烈發起的護法戰爭,至此落下帷幕。
全國各界包括因局勢全麵失控而上躥下跳的歐美列強及惡鄰曰本終於有空擦拭滿腦袋汗水,所有目光迅速轉到大兵壓境劍拔弩張的湘鄂邊境和宜昌。
可是誰都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天,川軍總司令蕭益民尚未打破承諾有所表態,廣州便傳出了一係列石破天驚的消息:
一、九月十曰,孫中山在中外記者和數百名國民黨軍政要員和各界名流的見證下,正式在廣州隆重就任中華民國大元帥職務,發表宣言戡定內亂,恢複約法,奉迎黎元洪前往廣州,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