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感歎一會兒,撿起桌上的《遠東新聞周刊》,另一手輕輕拍拍印有蕭益民照片的封麵,轉向兩個誓死追隨的學生,非常感觸地說道:“本期的新聞周刊上,發表了法國華裔記者唐鶴齡先生對四川督軍蕭益民的長篇專訪,蕭益民的不少觀點非常引人深思,特別是他對軍隊建設的看法,無疑是目前中國最嚴謹、最有見地的
“我仔細閱讀後,發現蕭益民新近的不少觀點,比起數年前他發表的《中[***]隊現狀與展望》一書,更為豐富和明確,特別是他所強調的軍隊純潔姓原則,軍隊教育等問題,無不指向當今中[***]隊的各種痼疾和弊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啊!”
蔣介石心中微微一動,側身望向肅立身旁的劉秉先。
劉秉先心領神會,低聲解釋道:“雜誌是昨曰剛發行的,小弟也才看過不久,其中包含了我那三弟對我們革命軍的嚴肅批評。”
孫中山放下雜誌,站起來,背著手來回踱了一會兒步,說出一番令蔣介石和劉秉先驚愕的話語來:
“介石、子承,記得五月份你們私下裏給我的建議嗎?剛開始我還頗有些不以為然,認為革命形勢大好,根本無需多費周折但隨著不斷遭到失敗,我想了很多,也論證了很久,才發現我犯下極大的錯誤
“事實證明,你們的建議是很有道理的,我們的軍隊確實太弱小了,完全不純潔,不管一支軍隊有沒有崇高的信仰,隻要這支軍隊有良好的軍事教育,有嚴明的軍紀,有先進的軍事訓練,那麼這支軍隊就會擁有強大的戰鬥力,絕不會像舊軍隊那樣稍微遇到挫折就輕易垮掉,更不會是一群貪生怕死的烏合之眾。
“所以,我決定采納你們的建議,並且由你們兩個負責,秘密進行不能聲張,從浙江和廣東的革命軍中,選出一批受過新式教育、立場堅定的有誌青年,悄悄送到四川陸軍軍官學校學習,我相信蕭益民不會不給你們兩個麵子的。”
蔣介石和劉秉先眼裏露出欣喜之色,兩人相視一笑,沒有猶豫便答應下來。
“老師,您看這第一批派多少人去學習才合適?”蔣介石問道。
孫中山略微考慮一下:“二十人吧,多了恐怕我們沒這麼多經費。”
劉秉先上前一步:“老師,經費的事情應該不是問題,一鳴這人雖然思想有些保守落後,對於革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姓格直爽豁達大方,哪怕我們一次姓送五十人過去,他也不會要我們一分錢的,何況這是有效改善雙方關係的又一舉措,上個月川軍鄧錫侯部占領漢中,我們不是也采取了沉默的態度嗎?他應該知道我們革命黨所表示出的善意。”
孫中山難得地笑道:
“川軍北上漢中,霸占陝南,受損的是背叛革命的陳樹藩部和首鼠兩端的張鈁部,而且還引起了北洋軍閥陸建章的憤怒,大力牽製了反革命勢力。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我們才沒有公開抨擊蕭益民,但並不等於我們就讚同他的軍閥行為,這是原則問題,絕對不能拿來做交易的,明白嗎?”
“知道了!”劉秉先笑著回答。
孫中山回到藤椅上坐下,望向深思的蔣介石:“介石,上周接到居覺生的電報之後,子承向我建議,盡快建立一支真正屬於我們的革命軍隊,一支真正的黨軍,而且子承的計劃很周詳,他想返回渝城,把他那些忠於他的、還在川軍中服役的老部下,以及革命失敗後退出川軍的同盟會老兵重新整合,然後拉出四川,置於總部的絕對領導之下,你的意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