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 與孫策結拜(2 / 2)

“我不會丟下戰友不管的,這是我做人的原則!”

鄭羽說這話時神情嚴肅,但心中喜悅,終於逃出生天。

又過了一陣,還是沒見黑山軍追兵趕來,不由擔心說:“看來我們並沒將敵人主力吸引過來,劉將軍將麵臨巨大壓力,生死難測了。”

伯符卻搖了搖頭,誠懇的說:“開始時我們確實將大批黑山賊和黃巾賊吸引到北麵,已是完成任務,這對劉將軍率大部隊突圍肯定起到極好的掩護作用。公子不須自責,作為屬下,我們已做得最好了。”

鄭羽心想,北方是黑山軍老巢,敵人並沒防備我向北突圍,而其大軍都集中在這一帶圍攻劉將軍部,故向北突圍反倒是安全得緊。可惜,此時沒法通知劉將軍,隻能祈望上天保佑他吉人自有天相,能逃過此劫。

兩人騎馬緩緩而行,想到劉將軍率大軍可能無法突出包圍圈,不由心情沉重。

過不久,伯符卻認真問:“鄭公子是何方人士?武功高強不說,且戰術得法,劉將軍對鄭公子十分欣賞呢。他對我說過,稱公子今後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最後才將你破格提拔為千夫長,統領一路大軍負責突圍。果然,我軍不僅突出重圍,且還保留一千多人的士兵,真是了不起。”

“僥幸,僥幸罷了。”鄭羽謙虛的說。

“公子絕非僥幸,一切都很有章法。劉將軍說過,你這路突出重圍的機會比他的還大,最終他才讓我加入你之隊伍隨行,沒想到真的突出重圍了。”孫策此時也是滿臉喜悅,能不死誰又想死呢?

“公子是何方人士?此前竟從未聽說過。”

鄭羽見伯符問他是哪裏人,一時無語,最後隻好說:“江東人士。”

伯符神情興奮,開心的說:“啊,江東人士,我也是江東人士呢,隻是公子口音好像不像。”

見伯符說他也是江東人,鄭羽連忙改口說:“我舉家來北地都好幾代了,我出生在幽州,又到處行走,這口音都亂七八糟了。”心中在想,好在這時代沒有身份證和戶口本。

鄭羽轉頭看了伯符一眼,好奇問:“這裏是青州地界,伯符為何來此地?且還投入劉將軍帳中效命,有些古怪。再說你的武技高強,在軍中估計找不出幾個。”

心中則在“伯符,伯符”的念叨,想了一陣才小聲說:“這名字可從沒聽說過呢。”心想,估計伯符不是三國名將,所以他一點印象都沒有,也就沒再追問下去。

伯符卻說:“我父與劉將軍有舊,家父此番令我前來,主要是殺賊報國,同時也是曆練一番。哪想到這黑山賊竟是狡猾奸詐之輩,設下的連環套實在可怕,劉將軍是個謹慎的人,最後仍是入了轂中,中其奸計,此番大戰真是凶險得很。”

鄭羽心想,能和劉將軍有舊者,那也是大人物了。

不由好奇問:“你父親很有名嗎?叫什麼名字?”心中卻在想,他對江東大人物也知道不了幾個,無非是孫堅、孫策、孫權、孫尚香、大小喬和周瑜等人罷了。

“我父孫堅,也不是很有名的。”

鄭羽大驚,趕忙問:“你父孫堅,那你是孫策?”心中卻在想,這孫策此時怎就跑到這青州地麵上來了?還參與官軍剿匪?

“正是,伯符是我的字,平時都是稱呼孫伯符的。”

鄭羽哀歎了一聲,心中大罵:“怎麼有名不叫卻去叫字,假如說他是孫策,那這江東小霸王,天下又有幾人不知幾人不曉?”

見到孫策此時才十五六歲模樣,兩人又有此番巧遇,鄭羽趕忙殷勤巴結,提出要結拜兄弟。

本擔心他這番主動提出結拜,有可能會熱臉貼人家冷屁股,哪想到孫策比他還熱心,聽說要結拜頓時大喜,滿臉堆笑,連稱:“好!好!好!”

兩人立即下馬,就在路邊撮土為香,結成異性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