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 與孫策結拜(1 / 2)

鄭羽一時想不起這伯符是何等人物?

他心係突圍,故也沒在意,邊殺敵邊笑著說:“你的命還沒救呢,不算是救命之恩。再說,你是我手下,我救你天經地義。當務之急是迅速殺出重圍,黑山賊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後麵定有大批追兵。伯符,你跟在我身後,我帶大家突出重圍。”

說完,一支長槍左突右殺,談笑間,十數個黑山賊被刺倒馬下。

“伯符多謝公子!這番若公子沒反身殺入陣中,伯符真有難了。公子回來了,伯符定可逃出生天,故而,公子是伯符的救命恩人。”說完,帶著那十數個武功高強的手下,跟在鄭羽身後衝殺。

“殺!殺!殺!”

鄭羽邊殺,邊大聲叫喚。

他孤身在陣中左衝右殺,一一將被分割的士卒救出,重新集結成陣,接著帶著大部隊向北殺去。

伯符策馬在鄭羽身邊,並肩殺敵。

他見鄭羽身手如此了得,不由心服。心想若論武技,他或許會超過鄭羽,但論殺人本領,與之比是大有不如了。平時自負的他,這刻見了鄭羽毫不拖泥帶水的殺人技能,真是五體投地。

鄭羽的每一槍刺出都是敵人要害,如靈蛇出洞,槍槍見血。

鄭羽將敵人殺怕了,不片刻,周邊敵人向兩邊退開,害怕與他對敵。此時,王猛等人追到陣外,正從外麵往陣內殺。雙方裏應外合,黑山賊頓時有些撐不住,開始往兩側退去,主動讓出北撤通道。

鄭羽趕忙收攏部隊衝出重圍。

出包圍圈後,趙龍由前鋒變後衛,騎馬扛槍站在路上掩護部隊撤離,並向南監視著敵人。伯符站在他身側,見果真突出重圍,不由大喜說:“公子,我們還有近千人呢,看來損失並不大。”

敵人撤到邊上,目送這支英勇的部隊離開,卻是不敢追擊。

鄭羽見最後一個士卒撤出敵陣後才開心的說:“此番突圍圓滿完成!”接著,舉起長槍,興奮的大叫:“嗷!嗷!嗷!”,歡喜之情難以抑製。

正在整隊的士卒跟著主帥叫喚,“嗷!嗷!嗷!”之聲響徹原野,人人臉上帶著興奮。隨後,鄭羽令部隊先行向北撤離,他則留在此地監視敵人。

伯符提出一起殿後,鄭羽爽朗答應,大聲說:“好,我們兩人騎著快馬,幾步就可追上部隊。我想後麵或許還有人未逃出吧,我要在此接應每個逃出包圍圈的士兵。”

伯符臉現感動之色,真誠的說:“公子如此愛兵,士卒怎能不用命相報!”

敵人開始退去,不久就消失不見。

兩人正說著話,見後麵又趕上來數十人。

他們雖臉上疲憊,但見到鄭羽提著槍仍在此等侯,大為感動,帶頭之人連忙跪下,大聲說:“張頜拜見大人,我率百人隊負責殿後,傷亡五十餘人,剩餘四十七人。終於得見大人,屬下萬幸,但我們發現黑山賊已開始向劉將軍方向追去。”

昨晚黑夜相見,彼此都不是很認識,此刻見這張頜年十七八歲,長相英俊,國字臉,身材魁梧,雙手粗大有力,端的是個好人才。

鄭羽不由大喜,跳下馬將他扶起,神色喜悅的說:“你們辛苦了,為了全軍能撤出來,這些兄弟的犧牲十分有價值,全體將士都會記住他們的。”

接著,他才想起曹操五子良將中有個張頜,也不知是否就是眼前的張頜?鄭羽心想沒那麼巧吧,故也沒追問下去,但他對這支本就是用來犧牲的殿後部隊,竟被他帶出來,且還保留一半人,心中佩服得很。

管他是不是那個張頜,至少是個不可多得的良將。

將張頜等人送走後,鄭羽和伯符仍在此等候了近半個時辰。

鄭羽見再沒人過來,而黑山軍也沒派出追兵,才放心的說:“走吧,張頜是殿後的人,估計其他人可能都殉難了。”接著調轉馬頭向北緩緩行去,不時還轉頭向後張望。

伯符似還在想鄭羽反身殺進包圍圈救人之事,心中感動,認真說:“鄭公子是大德之人也,已突出重圍,卻又反身殺入陣中救部屬,誰還敢不用力效命?”他騎馬來到鄭羽身側,退後一個馬頭,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