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玩到了後來,美股的上市公司們,居然自己出錢買自己公司的股份,美名其曰則是管理層對自己的企業有信心,其實就是沒人接盤隻能夠自己來,結果這波虛假的泡沫,直接為美股日後前所未有的四次熔斷,埋下了伏筆。
所以說,大部分的風險投資都是在玩擊鼓傳花的把戲,大家一起撈錢,合起夥來割韭菜,騙全球的投資人們。最後,誰接了最後一棒,砸在自己手裏,那隻能夠怪他倒黴。
如果企業上市了,市盈率不夠高怎麼辦,一是自己花錢買自己的股票,就像美股的上市公司們後來玩的一樣,咬牙都要把市值炒上去。
二就是玩私有化,在推特上嘲諷說什麼投資人短視,不懂得長期投資的魅力和邏輯。用私有化恐嚇市場,問題是裏私有化的錢從哪來?還有投資人會信嗎?
總而言之就是,上市以後他就急了。
經過十年的發展,這一套更是被這幫人玩的爐火純青,甚至到了瑞幸咖啡、共享單車等等這些所謂的新時代企業時,這幫人居然可以堂而皇之的編著各種故事來為虧損找理由,股價居然還能夠撐住。至於其中的故事,我們下回有時間在仔細聊,這裏就不詳細討論了。
這些玩法,宮崎蒼介自然了然於心。韭菜們越蠢,他賺錢大業也就越容易。
聽完宮崎蒼介的五點問題之後,井上伸一郎和田村俢一有點懵逼,兩人都端正了神態和坐姿,以非常職業的態勢,表情嚴肅的要宮崎蒼介給他們一個漂亮的解釋。
解釋的好,這場合作中宮崎蒼介就占據了一個主動的身位,即使角川映畫作為日本五大電影公司,擁有豐富的片庫和影視製作經驗,依然要被宮崎蒼介領著轉。
解釋的不好,那麼宮崎蒼介要麼隻能夠轉投東寶或其他公司,亦或是降低自己的期望,以一個被動的姿態和角川集團合作,但這都不是他想要的。
他之所以選擇角川集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角川集團實力不夠雄厚,市盈率極低,現在的股價也才十億美元不到,單論角川映畫這家企業的價值,可能也就值兩億到三億美元,這還是他高估了。
其次就是,角川集團對輕小說領域的壟斷,讓宮崎蒼介很是眼饞。一個壟斷市場的巨頭,居然股價不到十億,隻能夠說角川集團這幫人不會講故事,換做是他,那簡直夢裏麵都會笑醒。
“昨天野村證券的COO吉川桑和我說,如果我打算在日本的影視行業進行一場改革,他一定會投資我的公司,日本在互聯網時代的缺位,真的是一種遺憾。”宮崎蒼介沒想著這麼快就解釋自己的商業邏輯,而是很淡定的說完這番話,露出陽光而純淨的笑容。
裝逼嘛,首先要給自己定一個人設。
“我倒是覺得,如果宮崎桑打算創立新公司,不投資的人,才會是他的遺憾。”井上伸一郎笑地很開朗,他的言下之意就是,放著我來,讓吉川敦有多遠就滾多遠。
“這樣吧,我就簡單解釋一下我的想法。”宮崎蒼介剛準備伸手為自己重新滿杯,坐在對麵的田村俢一就趕在他起身前,就為他倒好了。
抬起杯子輕輕吹開茶葉,品畷一口清澈的茶水,宮崎蒼介也趁著這個機會整理了下自己的思路,免得待會沒話可說,尷尬事小,自己的人設就崩塌了。